搜索一下实例研究,共有6170条结果
-
构建“幼儿数学教育研究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决定了幼儿园数学课程建设与实施水平及教育质量。我们在考察教师数学教学能力的现状时发现:熟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经验较丰富,有的已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但多数仍属经验型教师,他们有关幼儿数学教育的理论根基并不扎实,对数学核心概念及其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幼儿数学学习路径等的认识都还比较模糊。
标签:幼儿数学教育,研究共同体,教师专业成长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1078次
-
游戏与学习融合的实践研究
经过长期的研究,我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园风格,这让我们有了自己的梦想:创办一所游戏学校,让“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活动"的理念落地生根;
标签:区域游戏,学习融合,实践研究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839次
-
走科研之路,促自我发展
记得作家峻青说过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但在关键处只有几步,特别是在你年青的时候。站在教师的岗位上,我们要走向人生最美好的生命历程,面向未来,我们渴望成长。因为成长是我们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成长意味..
标签:科研、发展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132次
-
让制度保障户外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北京市实施细则》对健康领域的解读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提高幼儿期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质量。
标签:制度保障,户外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类别:健康教育浏览次数:1688次
-
解读《指南》 一站到底——幼儿园竞赛型培训活动的创意组织与策划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熟悉《指南》、解读《指南》是目前在贯彻实施中每个幼儿教师必须做的一件事,也是每个幼儿园在园本培训中重点开展的一项工作。
标签:解读《指南,幼儿园竞赛型培训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1389次
-
婴儿是天生的“数学家”
数字是人类最重要的符号系统之一,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认识和理解数字、具备一定的数字计算及推理能力,是正常生活、学习与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的基础。
标签:婴儿,天生的,数学家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722次
-
幼小衔接的途径与方法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我园结合现阶段我区幼小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幼小衔接的途径与方法》课题研究,以求解决相关问题,帮助幼儿达到入学的平滑过渡。
标签:幼小衔接,途径与方法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981次
-
“同题异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以往,我们在组织教研活动时大多比较重视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精心打造的观摩现场确实能让观摩者耳目一新,也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和教学水平。
标签:同题异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267次
-
重视基于专业学习的教研
话题中的困惑在目前的园本教研活动中比较普遍,教师研究的精神和热情可嘉,讨论批判热烈,无奈缺乏相关文献和专业知识的储备,导致研究活动形式多于内容,学习和研究的成色不足。
标签:专业学习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371次
-
幼儿园教师关怀的现实样态与发展策略
[摘 要] 关怀是幼儿园教师不可或缺的专业品质。目前幼儿园教师关怀的表现具有明显差异,并呈现三种基本样态。其中,“积极的”教师关怀以尊重幼儿为核心,“错位”的教师关怀体现了教师关怀动机和行为上的偏颇,同时关怀的“缺失”作为教师关怀的另一种样态,也反映出教师关怀意识和认知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标签:幼儿园教师,关怀现实样态与发展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5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