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主题式研讨活动,共有26005条结果
-
五常管理法——让班级面貌日新月异
五常管理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是用来维持环境品质的一种技术和管理理念。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我园借鉴五常管理法中的一些管理理念,让班级面貌日新月异。
标签:幼儿园班级工作管理,班级面貌,日新月异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984次
-
多元视角看班级常规:不准打小报告
美国小学老师多半不鼓励小孩打小报告,有的甚至加以惩罚。
标签:多元,视角,班级常规,不准,打小报告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931次
-
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的缺失与建构
幼儿教师课程能力的提高首先强调要有相应的课程意识,然而,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对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的重建方面还停留在理论的呼唤与现实的困境当中。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的缺失,成为幼儿园教育的最大困境之一。
标签: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缺失与建构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1712次
-
浅谈积木建构活动的有效指导
以区角游戏和幼儿自主建构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的积木建构活动在幼儿园常见,如何有效指导幼儿的积木建构活动对不少教师来说是个新课题。
标签:积木建构活动,有效指导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2190次
-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老鼠三兄弟
一、说活动设计思想幼儿语言的发展和幼儿的想像的发展关系密切,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知能力,从而使幼儿的想像力也能得到发展,而认知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在以往的语言活动中常常是教师的语言多,
标签:精选说课,说课稿类别:精选说课浏览次数:298次
-
论“儿童本位”的意蕴及其教育规定性
“儿童本位”作为一种立场所蕴含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理性主体在洞察社会历史变革的过程中所发现的规律。顺应它我们的教育就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标签:儿童本位,教育规定性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597次
-
“游戏力”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初步尝试
游戏力,基于游戏的亲子沟通方式,被很多人喻为亲子沟通的“双向翻译机”,即通过游戏,激发孩子内在的自信力,并重建父母与孩子间亲密沟通的桥梁。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游戏及时而准确地翻译出隐藏在儿童表面行为背后的需求,并将我们的关怀、爱心、赞赏、鼓励、期望和界限等,“翻译”成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
标签:幼儿园游戏活动,游戏力,幼儿园教学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1617次
-
“惊艳”语言在集体音乐活动中的运用
惊艳的语言往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通常具有画龙点晴的作用,让听者禁不住反复玩味。但惊艳的语言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通过两个集体音乐活动的片段加以说明。
标签:幼儿园音乐教育,惊艳语言,集体活动类别:音乐教育浏览次数:962次
-
一位资深幼师的带班经验,干货!
1、做小朋友们生活中的“妈妈” 刚入园的小朋友突然离开了爸爸妈妈,来到幼儿园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既好奇又没有安全感,对新的环境会感觉很不适应。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人像妈妈一样给予他们关心和照顾,这个角色
标签:带班经验,资深幼师,幼儿教师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852次
-
激发兴趣 引领成长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中的“乐”即我们所说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作为幼儿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幼儿的兴趣之火,变幼儿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让孩子在兴趣中快乐成长。
标签:幼儿社会性发展,激发兴趣,引领成长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59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