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改变一切,共有6784条结果
-
队伍建设:关注中间群体
作为一名业务管理者,每天面对的是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有着自己想法和思路的教师独特个体。有时候,我会不由自主地喜欢那些工作能“独当一面”、“能言善辩”的老师,忽略了大多中间群体,忽略了她们的情感需要,使她们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标签: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关注中间群体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150次
-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得到重视,教学反思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标签:幼儿教师,教学反思,反思中成长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8940次
-
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睡眠
每年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世界睡眠日”还是一个相当陌生的词汇,睡眠对我们来说似乎还从来没有上升到要把它专门作为一个日子来讨论的高度。
标签:身体发展,良好睡眠类别:身体发展浏览次数:4254次
-
幼小衔接:从学习内容到学习品质
在很多家长眼中,孩子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活,首要的标准就是能够跟上小学的学习内容和难度。在这种思想的下,家长往往将幼小衔接理解为“学习知识衔接”,希望孩子在大班开始学习本该在小学学习的内容,如拼音、算术等,部分家长还会利用假期,把孩子送进专门的学前班。
标签:幼小衔接,学习内容,学习品质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2795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中国的古训。在幼儿园里,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下雨天,爸爸妈妈总是把孩子抱进活动室,孩子连声“再见”也不说。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感恩的心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444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中国的古训。在幼儿园里,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下雨天,爸爸妈妈总是把孩子抱进活动室,孩子连声“再见”也不说。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感恩的心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901次
-
浅谈家庭教育的方式(一)――动之以情的教育方式(王海红)
动之以情就是理智正确的爱。这是教育好子女的基本感情基础。所以说,动之以情的爱是家庭教育的中心环节。这种“情”是指纯洁无私的人类感情,其中包括两方面的爱。 一、父母要对子女施之正确的爱 长者对子女高尚无私的爱,其..
标签:家庭教育方式,正确的爱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290次
-
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专注力的思考与实践
专注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排除内外干扰,高度集中于某一对象上的心理品质。这种品质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活动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标签:美术活动,幼儿专注力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1273次
-
从“小事件”开始管理幼儿园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意思是说做大事必须从小事开始做起,做难事必须从容易的事开始做起。在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中,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有些事情虽然细小,但管理者
标签:细节,环境,家园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913次
-
浅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幼儿园语言环境的创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意味着我国学前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发展阶段。面对这阶段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时,必须要认真理解《指南》中关于幼儿语言教育的整体发展目标,即“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
标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语言环境创设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1133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