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融合性区域游戏,共有18821条结果
-
对幼儿“我也”现象的探析
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互动行为是幼儿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幼儿具体的同伴互动行为及其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对于我们认识幼儿社会生活,把握其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寻找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适宜性目标与策略具有重要价值。日常生活中,幼儿会经常出现一种“我也”行为。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中,幼儿“我也”行为的意图也各不相同,我们对此种现象做了专门的研究。
标签:案例分析,我也现象探析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1731次
-
资源共享:谈“性”进行时
妞妞满3岁以后,变成了“为什么小姐”。围绕着大千世界她有无数个发问点。最近,我就被她的一些问题问蒙了。有一天,在小区里妞妞看见一个小男孩穿着开裆裤在草地上玩。她看了一会儿,问我:“妈妈,那是什么?”我说:“是小鸡鸡。”
标签:资源共享,性教育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642次
-
如何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
如今,我们幼儿园新课程中的学习活动是以“主题”形式进行的。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体会到:主题式课程的确为孩子和老师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学习内容和教育内容,但也同时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那就是到底该选择什么样的主题?什么样的主题才能引发幼儿的兴趣,什么样的主题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发展呢?下面我就以大班主题活动《动物王国》为例,谈一下我在实施主题活动过程中的一些粗浅的见解。
标签: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4978次
-
让语言学习游戏化——以“三只小猪”游戏的设计和材料投放为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标签:语言学习,游戏化三只小猪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1133次
-
幼儿园积木建构活动中教学观念的三个转变
积木建构活动是指幼儿使用各种积木,运用平铺、延展、围合、封顶等拼搭技能,搭建诸如建筑物、交通工具、日常用品之类物品的活动。
标签:积木建构活动,教学观念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781次
-
教育部发布《学前教育专题评估报告》
2015年11月24日,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学前教育专题评估报告》。该评估报告秉持客观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原则,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l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标签:教育部,学前教育,专题评估报告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447次
-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各班都在积极开展区域游戏,老师们也都想尽各种办法,哪些区域游戏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投放各种游戏材料,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区域游戏?孩子们在区域游戏中如何得到更大地发展?等等很多问题与困惑。小班幼儿年龄小,而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材料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
标签: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投放类别: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浏览次数:35570次
-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策略
高质量的幼儿园环境创设首先应顺应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与需要,创设与之相适应的班级育人环境;其次,应体现园本化,能够根据幼儿园的课程特点创建特色浓郁的教育环境;再次,应体现开放性与动态性,能够整合资源,创设开放共享的公共环境,引导幼儿在温馨、多元、合作、探究的环境中与环境有效互动,收获快乐与成功。
标签:幼儿园环境创设,班级环境,公共环境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2282次
-
简述开展区角活动的有效策略
幼儿园的区角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探索为主要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区角活动的开展是充分发挥幼儿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在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的各种能力和意志品质都能得到发展,并能促使幼儿个性的形成。为此,我们在区角活动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标签:幼儿园区域活动.区角活动,有效策略类别:环境创设浏览次数:2758次
-
游戏,伴随孩子快乐成长——谈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区的设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马卡连柯也曾说过:“玩具是游戏的中心,没有中心,游戏就玩不起来。”那么,怎样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置丰富多样的游戏区环境并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呢?
标签:幼儿,游戏区,设置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345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