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评价结果,共有8976条结果
-
提高大班幼儿的表征能力
表征或表征系统,是人们知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规则。根据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的阐述,我们将幼儿的表征能力理解为:用语言、图像、动作、符号等表达感受、经验、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标签:幼儿社会性发展,大班幼儿表征能力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3068次
-
幼儿教师随笔:过渡表扬孩子会有什么后果
幼儿教师随笔:过渡表扬孩子会有什么后果 孩子需要表扬,但是不能过多、空泛而不准确的表扬,也会带来负面影响。那么幼儿教师或父母怎么知道自己的表扬是否恰当呢?这时候就需要通过观察孩子的表现来判断。表现1
标签:表扬,幼师随笔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735次
-
借名家点评看借班上课
历数一个教师的成长经历,经常会在质的飞跃阶段,比如“教坛新秀”评比、“优质课”评比、“骨干教师”送教展示、“小中高”评职等等,碰到需要借班上课的状况,这对很多老师无疑是不小的困扰。
标签:幼儿园听评课活动,借名家点评,看借班上课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2617次
-
试探教师保护幼儿个人空间的策略
每个人都有一种占有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的需要,且对其十分敏感,他周围领域被人看做是他独处的不可侵犯的领域,进入这个领域且停留在那里的任何人都是入侵者。[l]由于儿童在独立生活能力、自主意识水平以及组织调控技能[2]等方面与成人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其往往需要依赖于成人的特点,也使得成人常常成为儿童个人空间的入侵者。
标签:教师保护幼儿,幼儿个人空间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940次
-
教育反思中的问题及策略
反思已经成为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开放多元化的幼儿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都需要每位教师具备反思教学的能力。
标签:教育反思,问题,策略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1619次
-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近年来,有关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问题得到教育部门、社会越来越高的重视。本人结合幼儿园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具体经验,尝试在培养幼儿社会性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标签:社会性发展,方法和策略类别:社会教育浏览次数:591次
-
资源共享:改变,从阅读开始
多多拿着自己画的画开心地给妈妈看,妈妈却生气地说:“怎么和老师画的不一样?”老师连忙解围:“多多的画很特别、有趣!”可妈妈却当着小伙伴的面数落多多:“老师画的太阳是黄色的,你为什么是绿色的?并且画得歪歪扭扭的,一点也不圆。”
标签:资源共享,阅读开始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894次
-
中班语言活动――猴小姐闹笑话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含义,感受故事中的幽默情趣。 2、通过故事懂得穿衣服要注意场合和季节的道理。 3、能掌握基本的穿衣常识。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图片、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1、引入课题。 出示猴子,提..
标签:中班语言活动――猴小姐闹笑话类别: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浏览次数:1212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为什么不喜欢做值日
通常,当选成为优秀值日生,是大班幼儿都非常渴望的一件事情。开学初,值日生工作刚开展的那会儿,班上的孩子可兴奋了,为自己能当上值日生自豪得不得了。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做值日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2438次
-
中、大班规律排序活动中的“看不见的手”——幼儿园数学领域“学”与“教”的研究之五
数学是对结构与关系的抽象,规律排序是按照一定规则来组织事物顺序的活动,是体现数学本质特征的重要活动。通过规律排序活动,幼儿可以体验和概括事物的内在规律,促进逻辑推理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锻炼数学思维。
标签:规律排序活动,看不见的手,幼儿园数学领域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10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