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不是我的作品,共有18787条结果
-
少儿文学知识――什么是主题?
少儿文学知识――什么是主题? 主题是文学作品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主题是任何一篇文章的“核心”,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思考后,经过对题材的提炼而得出的思想成果。主题反映了作者..
标签:少儿文学知识,什么是主题类别:艺术百科浏览次数:798次
-
美国幼儿园给家长的20条忠告
1. 别溺爱我。我很清楚地知道,我不应该得到每一样我所要求的东西,我哭闹不休其实只是在试探你。 2. 别害怕对我保持公
标签:美国,国外,忠告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1071次
-
不一样”看得见——中班美术活动“鸟群”解析
绘画,是让幼儿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最常说到的就是“不一样”,如欣赏画面时告诉幼儿“仔细看一看哪里不一样”,自由创作时提醒幼儿“想一想怎么才能和别人画得不一样”……教师所强调的“不一样”对成人来说意味着“创新”,但对幼儿来说却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
标签:中班,美术活动,鸟群,解析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2133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有一种爱叫伤害
有一种爱叫伤害,曾听说过。这次,亲历了,感受尤为深刻。其实,以爱的名义让被爱者受到心理伤害的并不在少数,还会波及到他人。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爱的伤害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888次
-
幼教案例:批评也需要艺术
卡罗林-奥林奇曾说过“有些言语和行为能给人脆弱的心灵带来创伤,且这种伤痕会伴随人的一生。”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他的人格、心理健康状况,甚至是一言一行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我之所以有上述的感慨,都是由以下这则案例引发的:
标签:幼教案例,批评艺术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1555次
-
如何解决孩子霸占玩具的问题
当孩子正在玩的东西被抢走时…… 父母要先关怀孩子被抢走东西的心情,并先安抚孩子的情绪。接着告诉孩子,这些东西是大家都可以玩的,不是属于个人的;同时跟孩子说,其他人要玩的话就让给别人,之后可试着引导孩子寻找更好玩的东西,并在他玩完之后,邀请孩子说说自己的快乐与感受。
标签:教育问题,孩子霸占玩具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455次
-
奥尔夫音乐教学让我变了
奥尔夫音乐教学让我变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接触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他对我的教学观念、人格、创造力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观念:即客观事物在人脑留下的概括的形象。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而不是实在物质..
标签:奥尔夫类别:奥尔夫浏览次数:1504次
-
教学方法:《比比和朋友》带来的变化
以往,我们在处理孩子之间发生的冲突和纠纷时,成人总是急于解决,要么会直接告诉孩子谁对谁错,要么会耐心地讲一通大道理。表面上看,问题似乎解决了,但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尊重孩子的感受,更没有给孩子自己反省内化的过程。
标签:教学方法,比比和朋友,带来的变化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877次
-
幼儿园教学反思:美术活动是否需要出示范画
幼儿园 教学反思 美术活动 是否需要 出示范画
标签:幼儿园,教学反思,美术活动,是否需要,出示范画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10765次
-
三看图画书——记几次早期阅读园本教研活动
枣营幼儿园早期阅读园本教研组的成立与工作,从为孩子一生发展奠基的办园宗旨出发,其目的指向“培养有益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使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标签:早期阅读,园本教研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46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