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比较实证策略,共有10674条结果
-
以《宝贝养蚕记》为例,谈幼儿的学习主体性
我园尝试开展的饲养活动将课程实施聚焦在幼儿的行动上。以下就以《宝贝养蚕记》为例,介绍我园充分发挥幼儿在饲养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使饲养活动真正适应幼儿,真正增进幼儿经验的做法。
标签:宝贝养蚕记,幼儿学习主体性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3282次
-
学前教育为了什么——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
学前教育究竟为了什么?这是一个关于学前教育的本质问题。笔者自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以来。认定学前教育既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又要将儿童发展纳入社会所需要的轨道,两者并行不悖。
标签:学前教育,文化适宜性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2362次
-
富有智慧的教育渗透——幼儿教师重要的专业素养
教育渗透是幼儿园教育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的体现。
标签:幼儿,教师,重要的,专业素养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551次
-
珍视孩子的创造(王海红)
今天的美工活动是折纸《漂亮的小帽子》。由于比较简单,能力强的孩子不一会儿就折出来了,我正耐心地辅导着几个还没折好的孩子,忽听到刘启航大声说:“老师,徐雏清折了个小钱包!”“什么?折了个小钱包?”我正想发火,但转..
标签:美工活动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786次
-
教师文案教学反思:对评选班长活动的反思
为了实现幼小衔接,也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自主能力,我们从这学期的期中之后开始了评选“班长”的活动。班长所要具备的素质,显然是班级里比较高的。一、有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于还处在自律初始萌芽阶段的大班孩子来说,管理好
标签:教师文案,教学反思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346次
-
幼儿园业务学习:“月(周)活动安排”的制订
幼儿园业务学习:“月(周)活动安排”的制订
标签:幼儿园,业务学习,活动安排,制订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2775次
-
听个好故事,养成好习惯
故事是开启儿童智慧大门的一把钥匙。听故事可以丰富儿童知识,同时提升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促进儿童的思维更加细微准确,想象更加斑斓、开阔。讲故事能加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使孩子产生一种安全感,这对儿童感情的发展非常重要。
标签:好故事,养成,好习惯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2272次
-
在生活中实施托班幼儿语言教育
托班幼儿刚刚迈出从家庭走向幼儿园的第一步,因为其语言与交往能力尚且不足,而且此时他们参与游戏与教育活动的能力还比较低,这种全新的生活对于幼儿与老师都是很大的挑战。
标签:幼儿园生活,托班幼儿语言教育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1307次
-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水果排队
活动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排一排的感知活动,学习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物体排列的顺序。 3、能积极参与活动,对排序活动感兴趣。
标签: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水果排队类别: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1560次
-
赋予幼儿园鲜活的生命力--装修中园长的使命
昨天与长春张园长沟通新园装修的事情,颇有感触。 设计师的作品,比较生硬,缺乏幼儿的要素。张园长说她有一些想法,比如在大厅里做一个沙池,但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于是不了了之。 现在说发展目标,常说:
标签:阚吉莹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5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