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教育思考,共有21239条结果
-
幼儿园男教师的心理困境与管理策略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男性介入幼儿教育的呼吁,越来越多的男儿走进了幼儿园,实践着自己的幼儿教育理想。
标签:幼儿园,男教师,心理困境,管理策略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121次
-
资源共享:孩子告“状”
孩子在向家长描述幼儿园事件时难免会发生告老师状的情况,这时,你是一位应诉的法官,还是一座疏导的桥梁?案例中墨墨爸爸显然没有墨墨妈妈冷静、考虑得周全。家长处理孩子“告状”的态度和方式,不仅会影响事件的处理和发展,也有可能会影响孩子在园期间的家园关系以及孩子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面对孩子的“告状”,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标签:资源共享,孩子,告状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614次
-
幼儿园教育反思――说对孩子发展有价值的话
教育反思――说对孩子发展有价值的话 在贯彻《纲要》的过程中,我们深刻地理解到《纲要》所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因此,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从仅仅关注教育活动的组织转移到也关注幼儿的发展,从仅仅关注教育现象转..
标签:幼儿园教学反思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2507次
-
3步骤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5岁的辰辰,喜欢和爸爸下棋,但毕竟年纪小,棋艺赶不上成人,虽然爸爸偶尔会“放水”让他高兴,但辰辰就是无法接受输棋的现实,一输就哭。这让父母十分苦恼,孩子怎么这么输不起呢?
标签:抗挫能力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265次
-
论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是幼儿园课程的“原材料”。它是指可备开发和利用的用以支持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各种资源,包括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评价等课程要素的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直接条件。
标签: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5116次
-
当教育活动中出现“不和谐音符”时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老师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尴尬的情况,例如:当老师提问“小朋友,你们说好不好啊?”在大部分的“好”中会夹杂一个或几个“不好”,这往往是超出教师预设的,我称它为课堂中的“不和谐音符”。
标签:教育活动,出现,不和谐音符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922次
-
幼儿拖延行为的原因探析和应对策略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到:经验的产生有赖于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然后由人对之作出反应,而作出反应时既要利用旧有的经验,又须作出新的假定,从而获得新事物和新意义,即知识。
标签:幼儿拖延行为,原因探析,应对策略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35次
-
幼儿园要提高教育质量不可不重视家长工作
标签:教育质量,家长工作,家园配合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123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快乐的“丛林”活动
这学期,我们开展了“丛林”主题活动。选择“丛林”这个主题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丛林里有许多动物,很多幼儿熟悉或者不熟悉的动物都可以在里面找到:“动物”是幼儿喜爱的话题之一,通过“丛林”活动,幼儿可以了解不同的动物,如它们的特征、喜好,以及生活习性等。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丛林活动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197次
-
“六一”特刊:倾听是给教师最好的礼物
编者按: 再过几天就是“六一”了,让幼儿过一个轻松、开心的儿童节应该成为每一个幼儿教师的追求。要做到这一点,幼儿教师就必须树立以幼儿为本的理念,而能否真正倾听孩子是这一理念的具
标签:六一特刊,幼儿,倾听者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24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