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生活的乐章,共有36710条结果
-
3~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一词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森伯格(Eisenberg)于1972年提出,用来指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可以让他人乃至社会获得益处的行为。
标签: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4887次
-
跟着园长上一天班
随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一家家新园开办起来,浦东新区尝试使用托管带教的方式协助新开办幼儿园成长,带教管理中心提出了“影子园长”计划,即邀请青年教师跟随园长上一天班,让青年教师了解园长的工作内容、工作状态、工作精神,发挥榜样的垂范作用。
标签:幼儿园管理,跟园长上班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060次
-
幼儿文学形式学习核心经验的发展与教育支持策略
文学形式是指文学体裁、表现手段等。学前儿童也应当获得文学形式学习核心经验。这主要是指幼儿也应当获得有关诗歌、故事、散文等文学体裁的特点和表现手段的经验。
标签:幼儿文学形式,核心经验,支持策略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733次
-
用真诚和专业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例谈家长工作的制胜秘诀(上)
又到期末,园部照例对各班家长进行满意度调查。见戴老师在园门口回收调查表,我心底忐忑:家长对我的满意度一定不会高!学期初,我刚调入这所幼儿园接手中2班,而且,因为做园刊的缘故,常常不在班里,与家长们的接触交流也很少,怎敢奢望家长们的百分百满意呢?
标签:家长工作,制胜秘诀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232次
-
教育随笔:孩子眼里的老师
“假如我是老师”让我走进幼儿内心的世界,看到幼儿内心的期许和向往……
标签:教育随笔,孩子,眼里,老师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882次
-
幼儿自制图画书活动的指导策略
幼儿自制图画书活动是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时产生的一种综合性延伸活动。这个活动要求幼儿能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模仿书的形制,将内心的想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出来。
标签:自制图画书,阅读活动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3529次
-
让孩子接受音乐(王海红)
音乐是时间艺术和听觉艺术,音乐长于抒情,善于表现,也常常具有描绘性,有着深刻的表现力和特殊的感染力。人们只要生活在世上,都无法脱离音乐,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到处都是音乐:人的呼吸一强一弱、说话的抑扬顿挫、雨滴、风..
标签:让孩子接受音乐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021次
-
“甘肃农村3~6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促进项目”之调查访谈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与汇丰银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设立的“农村3~6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促进项目”甘肃子项目(以下简称“留守儿童项目”),根据留守儿童的数量分布情况、当地的交通状况、幼儿园师资水平等因素,确定了5个县区(武山县、秦安县、清水县、甘谷县、麦积区)的11所项目园中的1294名留守儿童,作为我们本次项目的心理援助对象。其中有公办园7所,民办园4所(2016年因故停办1所)。
标签: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类别:心理发育浏览次数:159次
-
栽培灵动的线条——浅谈幼儿线描画指导技法
绘画活动是幼儿手、眼、脑并用的主动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游戏化、情境化的练习,可以让幼儿在愉快、积极的情绪中不知不觉地进行绘画活动。
标签:浅谈,幼儿,线描画,指导,技法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585次
-
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谁高谁矮
升旗时,孩子们每次排队都要问我:“老师,我是高个还是矮个?”“比较高矮”正是小班幼儿的一个数学内容,于是我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
标签: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谁高,谁矮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216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