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个性心理需求,共有11786条结果
-
对半日制办班方式的思考
2-3岁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特定段,如何理解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并帮助其成长,成为幼儿教育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采用半日制办班式是我园探索两岁儿童教育规律的最初尝试,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是适宜的,也是可行的,在此希望能得到领导和同行的指点和帮助。
标签:半日制,办班方式,思考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849次
-
向儿童学习
陶行知曾说过:“我们要跟小孩子学习,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救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的力量?而让他们发挥出小小的创造力?”意思是教师要先理解儿童,向儿童学习后才能教育儿童,发挥儿童的创造力。
标签:儿童学习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3843次
-
幼儿园管理如何实现以人为本
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人力资源、发挥人力资本的最大作用,已成为管理科学和实践面临的重要课题。就幼儿园来说,绝大多数园长都能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
标签:人力,资源,以人为本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875次
-
本市幼儿教师缺口已达五成
本市幼儿教师缺口已达五成
标签:本市,幼师缺口,已达五成类别:新闻资讯浏览次数:1095次
-
幼儿园生成课程的内涵与建构——以贵州省适应性课程为例
[摘 要] 生成课程是生成性思维视角下的一种课程形态,在其建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课程生成与预设的关系,以使课程在有计划的同时又是灵动的;应通过增加课程的弹性来增加课程的适应性;既要准确把握生成课程的类型和特点,又要能有效驾驭,科学合理地解决幼儿的兴趣需要与课程的目的性计划性之间的关系,既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又充分考虑生成为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标签:幼儿园生成课程,适应性课程类别:课程模式浏览次数:1941次
-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别“抖落”了孩子的自尊心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别“抖落”了孩子的自尊心
标签: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抖落,孩子,自尊心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179次
-
幼儿教师师德演讲: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自从我选择了幼教这一职业,我便深深地爱上了它,并全心全意的投入,把它作为自己热爱的事业为之努力拼搏。一、营造家的氛围正像一首歌唱道:“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
标签:师德演讲,师德体会类别:师德与演讲浏览次数:168次
-
3-4岁幼儿的行为特点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3~4岁宝宝在心理和行为上有了许多令人惊喜的变化,爸妈唯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读懂宝宝的行为,并能更有的放矢地培养宝宝的能力。
标签:3-4岁,幼儿,行为特点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848次
-
今天,我们可以这样开展幼儿科学活动——观摩大班学习活动“玩瓶”有感
大班学习活动“玩瓶”是一个充满智慧又极具发展价值的科学活动,它让我感慨——今天,我们可以这样开展幼儿科学活动!
标签:幼儿科学活动,观摩大班活动,“玩瓶”有感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270次
-
不做“着急”家长
近来,武汉出了个“最着急”家长。武汉市民徐女士近年来累计花费近12万元,先后为5岁半的儿子报了17个培优班,包括英语、数学、识字、声乐、画画、表演、手工等课程。
标签:着急家长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5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