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怎样做老师,共有28365条结果
-
地理知识――地球是怎样诞生的?
地球的起源、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人类的起源,被喻为地球科学的三大难题。尤其是地球的起源,长期以来信奉上帝创造世界的宗教观念,哥白尼、伽俐略、凯普勒和牛顿等人的发现彻底推翻了神创说,之后开始出现各种关于地球和太阳系..
标签:地理知识,地球诞生类别:地球漫谈浏览次数:771次
-
在科学活动中渗透审美教育
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教师常常让幼儿去探究某一具体的事物,以获得有关该事物的知识经验,而忽略了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为此,我们尝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在科学活动中渗透审美教育。
标签:科学活动,渗透,审美教育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1165次
-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雨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雨的秘密
标签: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雨的秘密类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1721次
-
发现问题与自主学习
内容提要:问题萌发是推动幼儿探索行为的首要动力,对周围发生的事物产生疑问后主动探索问题的答案,是幼儿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将问题贯穿教育过程,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是现代教育追求的..
标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694次
-
教学互动:变“要我刷牙”为“我要刷牙”
教学互动:变“要我刷牙”为“我要刷牙”
标签:幼儿园,教学互动,刷牙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888次
-
数学教育――幼儿怎样学习数学?(一)
儿童是怎样学习数学的?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简单的理由是,他们几乎在不经意间就学会了数数。尽管开始时是胡乱地数,但逐渐地,他们就记住了正确的顺序,并且还能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做简单的加减运算……这一切似乎都顺理成..
标签:数学教育,数学知识类别:心理特点浏览次数:2936次
-
小班幼儿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对未知客观事物作出的自觉的心理反映。其行为表现是对事物的好奇,喜欢探究。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激发幼儿积极的探究,使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现和探索事物的奥秘。围绕“怎样更好地激活和提高幼儿的问题意识”,我们开展了《幼儿探究意识及兴趣的培养》的课题研究,采用形象激励、游戏激趣、环境暗示等策略,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问题意识。
标签:小班,幼儿,问题,意识,培养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2204次
-
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看图讲述——大象救小兔
看图讲述《大象救兔子》是一个老教材,它讲述了兔子遇险、大象相救、老虎受罚的惊险动人的故事,动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生动有趣,堪称儿童故事的经典之作。这样一个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老教材,在新《纲要》的指导和引领下如何新上呢?我在组织幼儿进行看图讲述的实践中发现,大班幼儿的初步自我讲述,往往更像一个个画面内容简介,缺乏生动性、丰富性和立体性。从画面简介到精彩讲述之间需要一座桥梁,我为幼儿搭起的桥梁就是标记图。
标签: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看图讲述,大象救小兔类别: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浏览次数:8323次
-
幼师工作小结
时间的脚步从不停歇,随着新年的来临,在忙忙碌碌中我们的学期也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学期自己的工作,真是有喜又忧。
标签:幼师,工作,小结类别:幼儿园个人总结浏览次数:1734次
-
第三人侵权,幼儿园受牵连担责
暑假期间,幼儿园为了增加收入,把闲置的教室出租给某校美术教师开办暑期美术班。一天由于天阴,室内光线不好,美术班老师错把教室内的紫外线灯当作日光照明灯使用,结果有幼儿的背、脸、手臂被照伤了。美术班教师看事情不
标签:事故,担责,责任,侵权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62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