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幼儿兴趣点,共有36724条结果
-
读懂老师们的心思,降低幼儿园教师流失率
民办幼儿园居高不下的教师流失率是让诸多园长头疼的问题,好不容易招聘和培养起来的人才,一旦离开,又要从头再来。怎么做才能提升教师们的满意度,留住骨干员工呢?在这里,分享给大家一个“读心术”,帮助园长读懂老师们
标签:流失率,频繁跳槽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802次
-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顺应孩子的兴趣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顺应孩子的兴趣
标签: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顺应,孩子,兴趣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820次
-
运用艺术同构开展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策略
艺术同构是开展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音乐主题的不同,将音乐与画面相结合,让音乐更形象;可以将音文结合,让音乐更好地表情达意;可以将音乐与游戏相结合,让音乐更有趣。通过多种艺术同构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教育效果。
标签:幼儿园音乐教育,艺术同构,幼儿民族音乐欣赏类别:音乐教育浏览次数:1619次
-
幼儿园区域活动:结构游戏——街道
幼儿园区域活动:结构游戏——街道
标签:幼儿园区域活动,幼儿园结构游戏,街道类别: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浏览次数:4306次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学习品质解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说明”部分强调,实施《指南》时应“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并明确指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标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品质解读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22397次
-
让孩子们在玩泥巴中寻求快乐
摘要: 泥塑,又称“玩泥巴”。它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泥塑艺术在幼儿园中是一种简便、经济,趣味性极强的艺术活动,不仅使孩子们在自由自在的游戏中去创作,去感受美,去感受泥塑的独特魅力,还激发幼儿对祖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兴趣,弘扬我们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标签:玩泥巴,寻求快乐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2680次
-
幼儿故事:小熊的红灯笼
幼儿故事 小熊的红灯笼
标签:幼儿故事,小熊的红灯笼类别:幼儿文学欣赏浏览次数:1284次
-
不能为孩子安排兴趣
前几天,我儿子所在的幼儿园进行了一次幼儿兴趣的调查,儿子自称最喜欢书法。这令我惊奇,因为书法老师刚刚向我抱怨我儿子写字敷衍了事,说人家写一页,他可以写三页,不管笔顺间架,完全是为了完成任务。书法老师凭自己的经验觉得,我儿子对书法似乎毫无兴趣。
标签:孩子兴趣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758次
-
“猫妈虎爸”的最佳一致性
《虎妈猫爸》中,虎妈毕胜男一直在强调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可他们家始终没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一致,矛盾重重,一再升级,甚至连“小三”也乘虚而入。毕胜男焦头烂额,家人精疲力尽。一致性没实现,局面反而越来越混乱,这让我想起了自家的情况。
标签:猫妈虎爸,最佳一致性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617次
-
幼儿园如何实施孝德教育
所谓“孝德”,就是尊祖爱亲的美德。幼儿期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是非观念开始形成的时期,此时对孩子进行孝德教育,让他们懂得爱父母、尊师长,学会回馈社会、感恩他人,养成文明、谦让等优秀品质,对孩子一生都会有深远的影响,对全社会的文明、进步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标签:幼儿园社会性教育,孝德教育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268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