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羞怯心理,共有6433条结果
-
学习一故事:发现孩子的“哇时刻”
编者按: “学习故事”起源于新西兰幼教课程大纲《Te wha riki》,它作为一种表现性评价方式,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高度一致,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转变家长的观念能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标签:学习故事,哇时刻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3745次
-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申思远终于敢滑滑梯了
案例描述 申思远小朋友个头小小的,脑袋瓜大大的,眼睛亮亮的,一看就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弟弟小朋友。第一次来幼儿园,看着许多大型玩具,他的小眼睛早就睁得大大的,小脸也急得通红的了。
标签:幼儿教师,教学反思,滑滑梯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636次
-
资源共享:让父母的“领导权”制服孩子“两面派”
资源共享:让父母的“领导权”制服孩子“两面派”
标签:资源共享,父母,领导权,制服,孩子,两面派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999次
-
资源共享:我与女儿同成长
我有一个和我一般高的女儿,我们都戴着红色的近视眼镜。她常常自嘲:“我要做‘四眼钢牙妹’,丑女无敌。”但这样一点都没有影响女儿的活泼、自信,善良和友爱。在我的眼里,女儿永远都是最好的。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的趣事,也有引发我不断反思、逐步修正自己教育理念的事情。
标签:资源共享,同成长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605次
-
幼儿园园长岗位职责
一、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以及教育法规、规章,坚持正确的办园方向。 二、 负责教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职业道德教育,组织文化、业务学习;维护教职工
标签:岗位职责,园长,园长岗位职责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903次
-
放学路上,你应该和孩子聊些什么!
很多家长都喜欢利用接孩子的这段时间和孩子交流,这样做既能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又增加了双方的沟通,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孩子的表达能力。但是,家长们关切的问题总是一个接一个,恨不得让孩子把一天的生活细节都描述一遍,还美
标签:家园共育,教育理念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1403次
-
如何培养幼儿的快乐性格
导读: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帮助孩子找到快乐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父母自己生活得快乐。为孩子作的最好的事就是自己成为一个知足、快乐的人。
标签:幼儿快乐性格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209次
-
玩得精 记得清 说得明 听得进
话题中的老师依据《指南》精神,“尝试通过拍照和画图等方式保留和积累有趣的探索与发现”,组织幼儿进行记录和分享交流,帮助幼儿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相较于传统的集体科学活动,在认识上有了明显进步。
标签:玩得精,记得清,说得明,听得进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507次
-
资源共享:为孩子着上幸福的底色
我们对孩子的关心,是对孩子作为一个“人”的全面的关心,包括他的身心健康、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业发展能力、兴趣爱好特长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有可能像花儿一样自由绽放!
标签:资源共享,为孩子着想,幸福的底色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774次
-
对一名“被拒绝儿童”在游戏中的观察与解读
走进童心世界,解读教育真谛,离不开老师对儿童活动的观察与思考。在游戏中,我对班上一名“被拒绝儿童”(孪生兄弟之一)的言行表现进行了跟踪观察,并试图通过分析和解读,进一步走近他。
标签:幼儿园教师观察与思考,被拒绝儿童,游戏中观察与解读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182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