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行为怪异的幼儿,共有41392条结果
-
幼儿园活动实录:“想”就能“享”
要想享受教育的快乐、成功,就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多想想自己的方式、方法是否合理。相信办法是想出来的,相信“想”就能“享”!
标签:活动记录,活动方案,游戏活动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1167次
-
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问题儿童”东东的转变 一直以来,在我们老师口中的好孩子是那些能遵守各种规则,听话的孩子。而东东恰恰是与之相反的,不愿听从老师安排,喜欢自行其是的孩子。于是,在要求“同一种声音,同一种行为”的环境中..
标签:问题儿童,个案研究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2076次
-
小班主题系列活动――“关爱”
活动一:制作彩色花环 活动目标 1.学习粘贴方法,巩固对红、黄、绿等颜色的认识。 2.知道做花环献给长辈是感谢他们的一种行为表示。 活动准备 1.教师:将“家长――您是孩子第一任教师”的照片展示在黑板上,以..
标签:小班主题活动,系列类别: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浏览次数:1473次
-
学习一故事:发现孩子的“哇时刻”
编者按: “学习故事”起源于新西兰幼教课程大纲《Te wha riki》,它作为一种表现性评价方式,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高度一致,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转变家长的观念能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标签:学习故事,哇时刻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3745次
-
谈谈幼儿园管理中怎样为教师提供创新的空间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我们每个幼教工作者提出了挑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事业就会停滞不前,惟有工作中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才是出路。下面拟结合自己的工作就园长的管理工作中应怎样为教师提供创新的空间谈点肤浅认识。..
标签:幼儿园管理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2887次
-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在教学反思中提升教师的专业自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标签:独白,对话,教学反思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4404次
-
克服职业倦怠:提升自我效能感是突破口
多项实证调研发现,教龄在6~10年的幼儿园教师表现的职业倦怠最为明显,具体表现在情绪、态度和行为等各方面。职业倦怠的出现与教师工作压力、专业发展、工资福利以及个人的生活、家庭等诸多因素有关。
标签: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064次
-
面对哭闹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做?
孩子就是孩子,一言不合就开哭!不管你是因为心疼孩子,还是觉得烦躁不堪,总而言之,这个时候,只要你一个没承受住,你就会发现,在和孩子的这场“争斗”中,你又输了,你又妥协了。一次,两次……时间一久,孩子就会发现,仅
标签:家庭教育,家园互动,家园共育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1144次
-
戏剧游戏——角色扮演中体味人生
想象和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充满想象和模仿的角色扮演游戏最能调动孩子的天性,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戏剧游戏中的世界,不仅可以让儿童的生活所见和体验得到反映,而且还能帮助他们对未来生活进行建构和投射。
标签:戏剧游戏,角色扮演,体味人生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609次
-
爱心满满的石榴
老师写给孩子的信 帅帅:你好! 今天,你一进门就兴高采烈地把一个石榴举到我面前,兴奋地说要把你家小区长出来的这个石榴送给阳阳。接着,你大步走进活动室,四处寻找阳阳的身影。
标签:爱心满满,石榴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143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