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语言活动――我喜欢的动物,共有40561条结果
-
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本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0-6岁儿童教育整体化、系统化、科学化,提高学前教育机构的3岁前婴幼儿教养工作水平和家庭教育指导水平,特制订《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本方案是本市托幼园所实施3岁前教养工作的指南,也为家庭教养提供参考。
标签: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1526次
-
动物世界――蝙蝠是鸟吗?
蝙蝠会飞,有的小朋友就以为它是鸟,其实它是一种会飞行的哺乳动物。 鸟是靠生蛋来繁殖后代的,蝙蝠生下来的不是蛋,而是小蝙蝠;小蝙蝠靠吃母蝙蝠的奶长大;鸟身上有羽毛,蝙蝠身上没有羽毛;它身上的那层细细的软毛,和哺乳..
标签:动物世界,蝙蝠类别:动物世界浏览次数:2949次
-
小班幼儿观察案例:美美的成长档案
日常观察,发现问题 美美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的,每天都是由奶奶接送美美上幼儿园的。
标签:小班案例,成长档案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1088次
-
冰棍条手工:五彩秋千梦
多漂亮精致的小手工呀,居然是一条条冰棍拼接成的。再配上五彩的丝线,老师的巧手呀,真是让人赞叹不已。 小朋友,把喜欢的小动物放上去吧。它们一定很喜欢……
标签:冰棍条手工,秋千手工类别:其他材料制作浏览次数:5979次
-
教师如何助力幼儿绘画中的创新思维发展
幼儿绘画是童年成长的脚印,从第一次涂鸦开始,那歪歪斜斜的笔道和看似乱七八糟的图形,就是幼儿自我表现意识的觉醒。
标签:幼儿绘画,创新思维发展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306次
-
用问题推进幼儿科学探究——以大班科学活动“插花”为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价值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标签:幼儿科学探究,大班科学活动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1065次
-
数学游戏――动物排队
目的:认识动物,复习序数。 材料:青蛙、小鸟、米老鼠、大象、猴子等有趣玩具若干种。 玩法:教师分别出示各种动物玩具,让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然后要求幼儿按教师说的顺序将动物排队。如教师说:“猴子排第一,小鸟第..
标签:数学游戏,动物排队类别:幼儿园小班亲子游戏浏览次数:2162次
-
动物世界――章鱼真的没有身子吗?
章鱼又叫“蛸”,是一种长着触手的软体动物,根本不是鱼类,所以不像鱼那样有着明显的脑袋。章鱼的身体长得很奇怪,似乎是一个很大的脑袋,顶部长着2只眼睛,下面就是长长的8条触手。其实,章鱼的脑袋并不那么大,我们所看到..
标签:动物,章鱼类别:动物世界浏览次数:2611次
-
徜徉在弹性课堂上
教师预设的课堂应能承载所有参加活动的幼儿对于这次学习的需要。但在课堂这个动态的活动过程中会因为种种状况生成出一些新的东西,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弹性处理,以满足幼儿生成的新的学习需要。 一、目标弹性
标签:弹性,课堂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669次
-
“审美性”阅读课程的研究与探索
我国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指出:“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径。德育必须从根本做起,怡情养性。”可见,审美教育对人的健康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标签:阅读活动,阅读课程,审美性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87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