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指南实践,共有6748条结果
-
专题引领下的有效教研
教研与科研是幼儿园教育研究的两个抓手,也是促进教师从“经验型”走向“专家型”“学者型”的重要方式,而专题研究则是教研与科研之间的“交集”。于是,将教研与科研有机融合,开展专题引领下的教研活动成为我园提高教研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标签:幼儿园园本教研,幼儿园专题活动,有效教研活动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984次
-
如何把握《指南》实施的整体性原则——以小班进餐环节的教育契机挖掘为例
“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的首要实施原则。《指南》中的“说明”部分强调,实施时“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标签:《指南》,整体性原则,小班进餐环节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3307次
-
尊重儿童 稳住脚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布起,社会各界在关注:新时代的儿童应是什么样的;幼教同仁们关注:对我以后的教学有怎样的指导;家长们关注:我家孩子能达成多少。随着人们对《指南》的学习与理解,在赞誉其具体、实用、可操作的同时,各种问题或困惑不断出现,主要表现在目标参照如何避免生搬硬套:“去小学化”如何转变理念与教育方式;家庭与幼儿园如何共育。
标签:尊重儿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与指南解读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47373次
-
游戏中的幼儿发展评价实践新解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深入实施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教育评价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受到重视。
标签:区域游戏,幼儿发展评价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2053次
-
幼儿教师分层晋级面试评价的实施
教师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有不同的发展需求,只有了解和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才能进一步推进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此,我园开展了“园本化教师分层评价晋级制”的课题研究。
标签:幼儿教师,分层晋级,面试评价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134次
-
环境教育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公民素质
所谓社会好公民,是具备社会责任感、能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的人,具体可以从行为举止、精神面貌、对周围发生的事情的态度等方面体现出来。
标签:环境教育,幼儿公民素质类别:环境创设浏览次数:1037次
-
幼儿文学形式学习核心经验的发展与教育支持策略
文学形式是指文学体裁、表现手段等。学前儿童也应当获得文学形式学习核心经验。这主要是指幼儿也应当获得有关诗歌、故事、散文等文学体裁的特点和表现手段的经验。
标签:幼儿文学形式,核心经验,支持策略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733次
-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走进幼儿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强调指出,幼儿园要“利用民间游戏,适当地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的民族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标签:民间传统体育游戏,走进幼儿园类别:健康教育浏览次数:3055次
-
由《指南》透析体育活动的价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健康领域从“具有健康的体态”、“情绪安定愉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目标”、“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九个方面谈到幼儿“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三大块的目标。
标签:《指南》,体育活动价值类别:健康教育浏览次数:2360次
-
幼儿园教师如何运用《指南》引导家庭教育
家长是幼儿成长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是影响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然而,现在许多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与正确的理念背道而驰。
标签:《指南》,家庭教育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420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