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幼儿园环境教育,共有42543条结果
-
幼儿教师如何做行动研究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要你的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标签:幼儿教师,行动研究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510次
-
幼儿园环境教育的魅力
我始终认为:在塑造教育环境时,不能只追求一种视觉效应,而更要体现内在品质。
标签:幼儿园,环境教育,魅力类别:环境创设浏览次数:2029次
-
绘本“慧”读润心灵——幼儿绘本阅读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绘本凭借绚丽的色彩、优美的画面、神奇的想象、简洁的文字、有趣的故事,深受幼儿的喜爱。且很多绘本故事传递着友爱、诚信、勇敢、坚强、善良、宽容、自尊等人类基本的美德,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优秀载体。
标签:幼儿绘本阅读,情感教育策略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443次
-
中美儿童教育的差异
一、不同的教育传统 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相比较,美国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
标签:中美儿童教育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419次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教育部分的理解与思考
科学教育主要是指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科学教育环境,让幼儿探究周围自然科学现象的教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科学领域包含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两个部分,其中科学探究部分阐明了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过程的建议。
标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教育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12713次
-
芬兰教育的符号
编者按 2014年8月中旬,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派6名骨干教师赴芬兰坦佩雷进行为期10天的培训和学习.不仅通过专题讲座了解了芬兰教育体制、芬兰基础教育数字化系统的应用、芬兰与中国教育的不同,
标签:芬兰教育,符号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467次
-
对半日制办班方式的思考
2-3岁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特定段,如何理解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并帮助其成长,成为幼儿教育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采用半日制办班式是我园探索两岁儿童教育规律的最初尝试,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是适宜的,也是可行的,在此希望能得到领导和同行的指点和帮助。
标签:半日制,办班方式,思考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849次
-
学前教育必须回归公益属性
“喂药”事件以及近年来不时曝光的幼儿园教师虐童、幼儿食物中毒、幼儿园火灾、幼儿园校车事故等,都在对薄弱的幼儿园管理尤其是民办幼儿园管理敲响警钟。
标签:学前教育,公益属性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621次
-
幼儿园实施艺术教育的策略
幼儿园艺术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育的核心和主要渠道。经常接受艺术熏陶、艺术欣赏及艺术创造指导的个体,常常会自觉地将艺术审美经验迁移到其它领域的审美对象中去,
标签:幼儿园艺术教育类别:音乐教育浏览次数:608次
-
整体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记保定市在农村学前教育改革中的探索
在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后,在市场经济和体制改革的影响下,催生出教育产业化和市场化思维及模式,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一些企事业单位、街道、村办幼儿园,被作为“包袱”或停办,或转制,或变卖。
标签:农村教育,农村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改革类别:民办教育浏览次数:229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