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反思与我同行,共有5111条结果
-
个案观察:从容应对入园第一天
托班新生年龄小,表达能力弱,依赖性强,刚入园时都会出现一些混乱场面,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让他们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们对入园第一天情况进行了跟踪观察、现状分析,对迅速稳定托班孩子情绪、引导他们顺利适应新环境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
标签:个案观察,入园第一天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1914次
-
幼儿园大班集体活动:参观企鹅馆
幼儿园大班集体活动:参观企鹅馆
标签:幼儿园,大班,集体活动,参观,企鹅馆类别: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浏览次数:925次
-
爱孩子,就让他自己走
包办、溺爱、期望过度的养育方式,在一些国家的百姓口语中成了一个专属词汇:“中国式家教”,令我们汗颜。2013年我带领中国家庭教育代表团访问以色列,考察犹太人的家庭教育,结识了一位叫沙拉的女士。沙拉的父亲“二战”时随犹太难民避居上海,娶一中国人为妻。
标签:爱孩子,自己走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511次
-
园长与教师沟通不能触碰的8处雷区!
一、增加问题描述,减少责怪喋喋不休的指责往往会引发被批评者的抵触情绪。批评正常的,但不一定是最佳策略。如果你勃然大怒,甚至拍桌子瞪眼,对方记住的只是外在表现,而问题却常常成为被遗忘的内容。相反,如果只是客观描述
标签:沟通,雷区,批评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066次
-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教案:香喷喷的月饼
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教案:香喷喷的月饼
标签: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教案,香喷喷的月饼类别: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浏览次数:4405次
-
论园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迷失与应然转向
“校本课程开发”是诞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欧美课程领域的新术语,至今已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在我国,关于“校本课程开发”这一问题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活化课程管理体制,为了创建学校特色,但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标签:幼儿园园本课程,园本课程开发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976次
-
学做"零吼叫"爸妈
生活中,当孩子不听话,一再挑战您的底线时,您是否会忍不住对他怒吼爆发?但怒吼真的有效吗?究竟怎么做,才能和孩子进行良好而有效的沟通呢?围绕这一话题,本期育儿论坛栏目特邀北京市第四幼儿园长阳分园的几位爸爸妈妈和老师一起来聊一聊。
标签:零吼叫爸妈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801次
-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兔做客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兔做客
标签: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兔,做客类别: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浏览次数:3006次
-
幼儿教育与管理中的“光环效应”
在多所幼儿园的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幼儿园教师以幼儿是否聪明作为主要评判标准,幼儿聪明,就样样都好,如果幼儿笨拙和迟钝,就觉得他一无是处。
标签:幼儿教育与管理,光环效应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851次
-
“体验式”家委活动助推家园互动
幼儿园的家长委员会活动,通常是让每班的班主任老师推荐出一位家长代表参与到每学期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工作,在老师的计划、带领下参与到幼儿园系列活动中,如早操、区域环境评比、家长课堂等,家长比较被动,其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显然是不够的。
标签:家委活动,家园互动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8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