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读书体会,共有4005条结果
-
教育,怎样才快乐
传统的教育方法讲究“吃苦”,“没有苦哪有甜”,为了成才要“头悬梁,锥刺股”。其实,苦苦求知对学生身心发展都不利。华老师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快乐教育比苦苦求知效果好。
标签:教育,才快乐类别:新闻资讯浏览次数:1100次
-
幼儿园与小学语文课程的衔接
为有效解决幼小衔接问题,必须加强幼儿园小学课程的相互衔接。幼儿园与小学语文课程衔接必须充分关注两个学习阶段的差异,体现“五化”课程衔接理念,即课程目标小步子化、课程内容生活化、课程组织统整化、课程实施活动化、课程评价多元化。
标签:幼儿园与小学课程,语文课程,幼小衔接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1131次
-
幼儿园以人为本管理工作必然结出丰硕的果实
标签:以人为本,幼儿园管理,幼儿园管理理念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800次
-
数学教育与体育活动的整合策略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因此开展数学教育是促进儿童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
标签:数学教育,体育活动,整合,策略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421次
-
多媒体技术与幼儿园数学活动的整合
背景: 幼儿期是一个人的数、量和形的概念最初形成的时期,也是一个人的思维发展产生质的变化的重要时期。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活动比较枯燥,往往激不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标签:多媒体技术,幼儿园数学活动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273次
-
幼儿美术活动可以这样做——以美术活动“机器人上岗”为例
常常有年轻教师问我:“怎样处理美术和其他领域的关系?”“怎样妥善安排集体和区域美术活动的关系?”“怎样运用绘画、纸工、泥工、制作等多种美术表现形式?”我曾想当然地认为这些问题很好解决,只要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在领域、内容、形式等方面加以整合就行。
标签:幼儿美术活动,机器人上岗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1863次
-
幼儿园区域游戏:和白玉蜗牛的“亲密接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科学领域的指导要点强调: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标签:幼儿园区域游戏,白玉蜗牛,亲密接触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560次
-
让儿童观察记录更客观真实
2014年暑期,我有幸参加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主办、《学前教育》杂志社承办的“学习故事:新西兰课程、实践和评价”高级研修班,见到了来自新西兰的老朋友多瑞和艾里森。
标签:儿童观察记录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1844次
-
关注“游荡”幼儿提供适宜支持
张老师: 您好! 读信后了解到您在接新班不久就发现了凯凯的与众不同:这个“性格活泼,非常好动,户外游戏活动非常投入”的孩子,区域活动时间会在各个区之间“游荡”不停、做事不专注、打扰别的小朋友游戏……我想许多老师和您有同感,每个班上的“凯凯们”的确被和您一样认真负责的老师所牵挂。在寻找对策前,我们首先要考虑原因。
标签:游荡幼儿,适宜支持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545次
-
家长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策略
自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以来,社会领域课程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领域,备受关注。
标签: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28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