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孩子们给了我幸福的感觉,共有39133条结果
-
童心解析:换个角度看分享
幼儿分享,是指幼儿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的一种行为,它是幼儿个体亲近群体,克服自我中心,以关爱同伴的方式获得快乐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行为。幼儿的分
标签:教育解析,幼儿分享,分享行为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2008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调皮大王"
我班的一群可爱的孩子有的乖巧听话,有的比较调皮,有时候甚至会令人感到头疼。这里就说说我班的"调皮大王"田增晖吧,因为他太调皮,很少有人喜欢他。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调皮大王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345次
-
随机教育中师幼互动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午睡起床时,孩子们正在穿衣服,从活动室中传来了浩浩惊喜的声音:“肥皂?今天我们吃肥皂?”
标签:随机教育,师幼互动,案例分析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3318次
-
开学检查中的几点发现
开学不久,我到幼儿园检查工作。尽管幼儿教育不是自己的专业,但检查之后我这个“门外人”还是颇有些感想。
标签:幼儿园管理工作,幼儿园抽查检查工作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212次
-
教育叙事:太阳也会和我们捉迷藏
教育叙事:太阳也会和我们捉迷藏
标签:教育叙事,太阳,捉迷藏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600次
-
园长的一天
7:00,迎着初春的阳光,她走进幼儿园。 “园长妈妈,你今天真漂亮。”一个活泼的小朋友热情地送上自己的赞美。 “是吗?谢谢你,你今天戴的发卡也很漂亮哦。”摸摸孩子可爱的脸,她向孩子的妈妈点了点头
标签:园长,园长工作,园长一天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115次
-
两至八岁孩子都在想什么?
很多家长会困惑:为什么孩子有时候乖得让人意外,有时候调皮得让人火冒三丈?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跟踪研究孩子们40多年,他们的研究成果对我们读懂孩子的帮助太大了。
标签:两至八岁,孩子想什么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458次
-
理解孩子的新世界
除了给予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你还可以通过培养对标志的兴趣来提高她在家庭以外的环境中的地位。这些标志对所有孩子都意义重大。
标签:理解,孩子,新世界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844次
-
课程审议——教师成长的舞台
课程审议作为课程开发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反复讨论和权衡,以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并最终做出恰当的课程变革决定。
标签:课程审议,教师成长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101次
-
触摸那颗感恩的心
孩子是一本温暖的书,抚养他,更要阅读他。每当看到孩子亮清清的眼睛,我总觉得他们集所有的美好于一身,诸般美好的天性中一定是存着感恩之心的。父母所要做的是将这天性中存在的美好用语言唤醒、用行为强化;在日常琐碎的生活中捕捉孩子表露内心感激之情的细节,加以放大,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孩子感恩。
标签:幼儿社会性发展,感恩教育,感恩的心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76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