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坚持性品质,共有9173条结果
-
对半日制办班方式的思考
2-3岁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特定段,如何理解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并帮助其成长,成为幼儿教育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采用半日制办班式是我园探索两岁儿童教育规律的最初尝试,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是适宜的,也是可行的,在此希望能得到领导和同行的指点和帮助。
标签:半日制,办班方式,思考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849次
-
提高教师素质,适应未来教育(荣娟娟)
随着 21 世纪的到来,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材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是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在教学活动中,..
标签:教师素质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2056次
-
一路领跑
通过竞聘上任的年轻园长马丽华望着崭新的园舍和年轻的团队,深知对这所曾经在全区质量评估中排名靠后的幼儿园来说,要实现以上目标,无疑是很大的挑战。但是,她必须带领大家跑起来,去接受这个挑战。
标签:一路,领跑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1405次
-
师德培训心得体会――爱的教育
师德培训心得体会(爱的教育) ――记危难中教师的应激、职责与人格的突现 一年一度的教师师德培训每次都让我们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个新的认识,对自己的理想有个重新的定位,对我们的教育意义有个新的诠释。今年,我们以“..
标签:爱的教育,心得体会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2024次
-
做时间的小主人
经常听到一年级新生家长抱怨:“唉,我家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其他方面的适应都还好,就是动作太慢,平时作业都要做到9点半.每天要到10点才能够睡觉,每次考试题目都会做,可就是来不及,真没办法。”
标签:时间,小主人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809次
-
幼儿观察与评价忌舍本逐末——对当下流行的“学习故事”的反思
“写”与“收集”不能代替“研究”和“思考” 追溯教育发展的历史,教师自愿观察与评价儿童通常是为了“因材施教”,意识到“教”的前提是“了解或理解”儿童,观察与评价是教师思考自己行动过程中自然产生的一个环节。
标签:幼儿观察与评价,学习故事反思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1023次
-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安全隐患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安全隐患
标签:幼儿园一日活动,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幼儿园安全教育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5666次
-
儿童的“后台生活”:基于两所幼儿园的民族志调查
【摘要】儿童的“后台生活”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以儿童为主体开展的各种隐蔽活动,是儿童在成人相对忽视的时空下通过同伴交往积极开展的各种活动。
标签:后台生活,民族志调查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49次
-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1998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冯晓霞教授引进活动区课程后,区域活动在幼儿园得到不同程度的探索与实践。区域活动通过提供与幼儿发展相关联的活动材料,让幼儿与之互动,满足了“直接感知、亲身体验与实际操作”的条件,使幼儿获得自主的、主动的发展。
标签:幼儿园区域活动,常见问题及对策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288次
-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我长大了》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我长大了》
标签: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我长大了类别: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浏览次数:479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