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幼儿亲社会行为,共有36634条结果
-
怎样培养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
“一个阳光快乐的孩子是一个能自主的孩子,他(她)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也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法国儿童教育学界共同认可的观点。
标签:心理阳光孩子类别:心理发育浏览次数:431次
-
2016年春季幼儿园保教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我园为新园,一切从基础开始。本学年我们将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深入贯彻市、镇幼教的工作精神,让《纲要》的精神落实到我们的一日生活教育中,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促进幼儿发展为着眼点,多方
标签:纲要,规范管理,教学质量类别:幼儿园保教工作计划浏览次数:2990次
-
我园的园本教研制度建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以下简称《纲要》)的全面推进,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标签: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533次
-
聋哑儿童独创新哑语有助于揭开语言形成秘密
近期,北京、河南等地幼儿园连续发生两起重大意外伤害事故,幼儿伤亡惨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日前,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幼儿园安全工作的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问:目前国家对幼儿园的安全工作是否有明确的..
标签:幼儿园安全问题类别:新闻资讯浏览次数:1192次
-
发展学习品质的激励策略举例
为了使学习品质能较好地为一线教学实践者所理解,结合学习品质的15项关键词(详见2011年第4期《“学习品质”关键词剖析》一文),笔者整理和分析了以下师幼互动片段,表现在集体音乐活动中如何激励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
标签:幼儿园音乐教育,幼儿学习品质,激励策略类别:音乐教育浏览次数:2157次
-
《指南》指引下的大班幼儿区域自治“四原则”
《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标签:《指南》,大班幼儿,区域自治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467次
-
把握真问题研究真儿童
关于防拐教育的“事倍功半”现象,笔者曾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过拙作《受过安全教育为啥还被“拐走”了》,详细地分析和梳理过其中的原因。
标签:把握真问题,研究真儿童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251次
-
对幼儿同伴冲突的观察、分析及解决策略的建议——以“娃娃家风波”为例
同伴冲突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在幼儿之间产生冲突时,教师应做好支持者,培养幼儿应对和解决冲突的能力,引导幼儿学会用积极的方式妥善处理和同伴之间的冲突。
标签:幼儿同伴冲突,娃娃家风波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1423次
-
社会问题中心组织形式
社会问题中心组织形式(organization form centred on social problems) 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和活动,必然要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因为社会生活对其成员会提出特定的要求,而且社会..
标签:社会领域,课程类别:课程模式浏览次数:2656次
-
幼儿自我保护案例四则
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关系到幼儿的健康和生命,幼儿年龄小,社会经验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普遍不足。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仅仅靠幼儿园进行几次安全教育,犹如“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关键问题。经常听家长讲述有关孩子的一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深感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
标签:幼儿自我保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265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