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我变小了,共有33336条结果
-
激励的效应
有一天吃午餐时,丁振宇小朋友不是拿着勺子在碗里乱截,就是拿勺子敲桌子。我提醒他:“宇宇乖,快吃饭吧。”他便不在意地往嘴里送一小勺,接着又玩开了。我又轻轻地告诉他:“宇宇乖,多吃饭,才能长得高,长得胖,长成一个大..
标签:激励的效应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214次
-
猜想铺路,构建表达新空间——浅谈借助彩绘读本开展语言教学的策略
幼儿喜欢想象,集彩图和故事于一身的绘本正好给幼儿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我尝试借助彩绘读本来开展语言教学活动,通过猜想前置、猜想验证等环节引导幼儿在想象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标签:彩绘读本,语言教学,策略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1124次
-
幼儿教师个案观察:神奇的“盐先生”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班上的孩子对日常生活中的盐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在探索区里投放了盐,供孩子们操作和探究。孩子们在探索区里生发了一个个故事,这些故事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标签:幼儿教师,个案观察,盐先生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1664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让宽容走进我们的心田
我想,遇到问题不能只是去责备,去抱怨,而是要站在孩子和家长的立场上去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尊重孩子们的意愿。让我们多一份宽容,让爱永驻我们的心间!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宽容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522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将故事带进建构区
《会动的房子》是一本充满童趣和想象的图画书。小松鼠在树下的大石头上盖好了房子,结果房子一天换一个地方。房子来到湖里,眼看房子就要沉下去了,这时却露出一个乌龟的头,原来小松鼠把房子盖在了乌龟的背上。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故事,建构区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2765次
-
教育随笔:我和幼儿一起捉蜗牛
夏天连续一周的阴雨天气,为蜗牛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也为孩子们带来了兴奋与喜爱。“捉蜗牛”这种颇具南方特色的雨后游戏,也让北方孩子过了把瘾。
标签:教育随笔,幼儿,捉蜗牛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837次
-
给孩子自由,也就是给自己自由
我一直是个宣称要让孩子自由成长的母亲,经常为自己的“甩手”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跟同事、朋友聊起来,也是振振有辞地宣扬自己那一套做法。
标签:孩子自由,自己自由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675次
-
案例分析:孩子为什么否认害怕?
每个人都有害怕的时候,这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体验。和我们成人比起来,面对大大的世界,孩子恐惧的东西要多得多。有时候,我们难以理解孩子的恐惧,因为孩子害怕的东西有时候在我们看起来似乎是那样的微不足道,每一个孩子在他们的心里都会有害怕的事情,害怕的东西,害怕的经历。
标签:案例分析,孩子,害怕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2245次
-
老师,你在干什么
老师,你在干什么 我正在给孩子们分饭,婧婧天真地问:“老师,你在干什么?”我一边忙一边没好气地说:“你自己没看见吗?还要问。”言下之意是我不喜欢你这样问。婧婧一脸的茫然。我知道我的话伤害了她,孩子是有自尊心的。..
标签:幼教随笔,幼儿老师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985次
-
幼儿园教育随笔:用爱感化我们的孩子
幼儿园教育随笔:用爱感化我们的孩子
标签:幼儿园,教育随笔,爱,感化,我们,孩子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4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