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于永正,共有7932条结果
-
幼儿园师德与演讲:做孩子喜欢的老师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当我聆听着“感动中国”那两位支教夫妇的感人事迹,感到师
标签:教师文案,师德与演讲类别:师德与演讲浏览次数:542次
-
读“怎样写教育随笔”一文有感
读“怎样写教育随笔”一文有感
标签:怎样写,教育随笔,有感类别:党团文案浏览次数:825次
-
幼儿园创新课堂讲座学习体会
谈老师的讲座,让我充分体验到了音乐教育的美,和谐的旋律不能打破,和谐的师幼关系可以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性的提高;要合理的运用教材、教学具,充分发挥教材、教具的作用,掌握好“有效”二字,才是提高音乐教学的前提。
标签:幼儿园,创新课堂,讲座,学习,体会类别:党团文案浏览次数:1440次
-
用心呵护每个孩子——读陶行知有感
众所周知:陶行知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非常的独特,具有创造性并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教育思想。
标签:用心呵护,每个孩子,陶行知,有感类别:党团文案浏览次数:943次
-
聆听《陶行知教育思想报告》的体会
聆听《陶行知教育思想报告》的体会
标签:聆听,陶行知,教育思想,体会类别:党团文案浏览次数:828次
-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幼儿园教育纲要解读》
读《幼儿园教育纲要解读》有感 早在上学的时候就读过《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觉得自我明白得不够深入,于是到图书馆借阅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解读》,从别人的领悟总结中丰富自我的感悟。从这本书中,我不仅仅仅读到了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同时还学到了一些我正疑惑着的具体方法。
标签:读书笔记,纲要解读》类别:党团文案浏览次数:150次
-
咨询台:孩子3岁,大便仍要“把”
Q 我孩子3岁,马上要上幼儿园了。可能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到现在大便还要人“把”,就是不愿意坐小马桶。我们很着急,以后上幼儿园该怎么办呢?老师不可能像家里人那样给他“把”臭臭呀,请问该如何纠正?
标签:咨询台,大便要“把”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939次
-
关注幼儿孤独现象
孤独历来被认为是青少年和成人的专利,殊不知幼儿期也有孤独现象存在。幼儿孤独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它对幼儿的成长乃至长远的生活都会造成消极的后果,因值得我们大家共同关注。
标签:关注,幼儿,孤独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568次
-
女儿喜欢“管理”别人
要纠正这种不良习惯,首要的是大人统一思想,大家都尊重孩子,让她渐渐懂得而且习惯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谁有理就听谁的。同时教给她与同伴相处的方法,包括怎样说话等。
标签:女儿,喜欢,管理,别人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619次
-
为什么两三岁儿童会有反抗期呢?
为什么两三岁儿童会有反抗期呢?
标签:为什么,两三岁,儿童,反抗期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64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