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工作实践,共有14561条结果
-
幼儿园生态化教学的特点与实践策略
生态化教学应给予幼儿愉悦的生命体验,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并指向孩子的多元发展。幼儿园实施生态化教学可以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和游戏化教学策略,同时还应关注幼儿园心理环境与物质环境的生态化建设。
标签:幼儿园生态化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游戏化教学策略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782次
-
从人格品质培养看学习品质培养
关于如何在幼儿园的集体音乐教学情境中更有效地帮助幼儿提升学习品质的话题,我们已经谈论了两年,将在这一期之后暂告段落。因此,有必要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这个观点:人格品质直接影响学习品质。
标签:幼儿社会性发展,幼儿人格品质培养,学习品质培养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196次
-
幼儿园整合性体育活动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当前幼儿园体育活动存在片面理解体育活动目标的现象,活动过程往往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忽视幼儿的运动品质、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标签:幼儿园体育活动,幼儿园整合性体育活动类别:健康教育浏览次数:1607次
-
创设幼儿园艺术环境的有效途径
利用艺术环境对儿童实施艺术教育,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和认知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与幼儿园隐性课程实施的相关要求相契合。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到将艺术元素充分渗透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并形成一套包含美育价值的隐性课程,对有效实施艺术教育,培养幼儿创造关、欣赏美的情趣和能力有着重要价值。
标签:创设,幼儿园,艺术环境,有效途径类别:环境创设浏览次数:2362次
-
从音乐活动“蔬菜汤”看教师引导性的发挥
在音乐活动中,有效互动意味着教师引导幼儿探索、修正、提升。每个环节都要体现教师的引导性,有意识地营造有效互动的机会。在互动中为幼儿搭建自主探索的平台,引导幼儿自我调整和自我修正,使其经验和能力不断获得提升。
标签:音乐活动,蔬菜汤,引导性发挥类别:音乐教育浏览次数:2306次
-
教师教学行为与园本课程文化建设
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其所处课程文化有着天然联系,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正是其内心深处新旧教育观念的冲突与更替。在幼儿园教学这一具体环境中,教师教学行为、园本课程文化与幼儿园发展是共生互动的关系,课程文化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推动幼儿园内涵发展的核心动力。
标签:教师教学行为,园本课程,文化建设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1816次
-
主题背景下以名画欣赏为载体激发大班幼儿审美意识的实践——由案例“看大师怎样‘教’孩子画画”说起
大师作品是儿童美术欣赏与表现的一种媒介与桥梁,孩子可从大师的艺术精神及作品中汲取营养,借鉴大师的画法、构图、设色,像大师一样自由地绘画,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
标签:主题背景,名画欣赏,大班幼儿审美意识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2121次
-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回应
让我们一起从研读孩子开始,认同孩子所有的声音,让每个孩子从教师的回应中有所得,有所获!
标签: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教师,回应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873次
-
幼儿园课程目标概述
课程目标是指幼儿园课程要实现的目标。从不同的角度对幼儿园课程目标进行划分,可以形成不同的类型。从时间上划分形成的时程性目标,包括长远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活动目标四种。从儿童发展的角度划分,可形成体、智、德、美四育目标,或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领域性目标。
标签:幼儿园课程,目标概述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2580次
-
小班幼儿良好睡眠习惯的培养
小班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很大,经过合理的教育和保育,孩子会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从小养成生活的规律化,可以在人脑的兴奋和抑制活动中建立起具有一定节奏的动力定型。 我们在培养中持之以恒不断强化,以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标签:小班幼儿,良好,睡眠习惯,培养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162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