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对口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共有41773条结果
-
有一种爱叫放手——谈如何帮助新入园幼儿家长走出分离焦虑
镜头一:妈妈抱着牛牛送他上幼儿园,经过一番劝说,老师和牛牛妈顺利完成交接。牛牛情绪基本稳定,老师带着牛牛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
标签:新入园幼儿,家园共育,分离焦虑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3474次
-
园长与教师的沟通,让幼儿园更和诸
批评也是一种沟通,是让教师知道你对他们的做法不赞成,或明白自己的做法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但在一般情况下,批评会给教师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或负担。沟通是手段,认同才是目的。
标签:幼儿园,园长,教师,沟通,更和诸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2887次
-
培植幼儿习惯养成的内生长力--21天家园共育的行动思考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参照这一研究结论,我园提出了"2l天美丽行动"好习惯养成家园合作共育计划,
标签:幼儿习惯养成,家园共育,行动思考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596次
-
农村幼儿园一课三研的新尝试
近年来,我县成立了乡镇幼教教研组,成员由各乡镇幼教辅导员组成。我们充分发挥教研组成员的骨干作用,群策群力开展教研活动,很好地解决了农村教师教研难的问题。下面就以农村教师组织的一次“大班语言活动活动:树真好”为例,阐述农村幼儿园一课三研的新尝试。
标签:农村,幼儿园,一课三研,新尝试类别:民办教育浏览次数:1003次
-
怎么看 怎么评 怎么干——学前教育质量问题需要三思而笃行
“没有质量或低质量的学前教育,是愧对儿童、家长和政府的。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需要许多人尤其是幼儿教师做出艰巨的努力。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教师,最关键的支撑是政府。 提高教师的素质
标签:教育质量,教师素质,专业能力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473次
-
共读《读懂幼儿的思维》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专业学习,但是,面对专业学习,教师们往往会觉得深奥难懂,枯燥乏味,理论和实践难以结合和转换。如何唤起教师们学习的热情,如何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解内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链接和转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尝试依托园本教研活动引领教师们共读学习。
标签:读懂幼儿思维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327次
-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跳绳计数
在运动会跳绳比赛的过程中,孩子们对跳绳计数的结果产生了分歧,原因在于跳绳计数方法不对,计数结果不准确,孩子们觉得不公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5—6岁幼儿已能发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并从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为抓住幼儿生活中出现的“真”问题,并以此作为支持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契机,我们设计了这次活动。
标签: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跳绳计数类别: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4659次
-
如何让优质集体活动更有效
随着幼儿学习方式变革的不断深入,集体活动深刻的体现出了它知识引领的高效性。同时,集体教学活动是有领域重点的,主题背景下优质集体教学活动一般都围绕主题目标,同时偏重某一领域,既要体现主题要求,又要考虑领域教育内容的有序落实。
标签:教育活动,优质集体活动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1794次
-
对待脾气暴躁的孩子有感
我班丁博文就是一个脾气暴躁的孩子,经常会因为听了不顺耳的话就大喊大叫,甚至追打小朋友,有一次晨间活动开始了,丁博文拿着荔枝边走边吃一步步地走过来。“丁博文好!”我主动和他打招呼,他歪着头看了我一眼,顺势坐在墙边..
标签:如何对待脾气暴跌的孩子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323次
-
在区域活动中探索建立规则——以中班角色区“小餐厅”为例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即规则)的建立不仅是未来社会文明的需要、目前集体教养的需要,同时它有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幼儿生活和活动能力提高。
标签:区域活动,中班角色区,小餐厅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276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