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再问问题,共有10420条结果
-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会飞的火箭
设计意图: 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在组织中班幼儿观看发射实况后,孩子们每天都津津乐道谈论"嫦娥一号",看到他们对人类的飞天梦想兴趣如此浓厚,我抓住这个难得的教育契机,开展了《会飞的火箭》这一科学活动。
标签: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会飞火箭类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557次
-
引导小班幼儿主动参与科学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科学探索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即提出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生活化的教育要求。
标签:小班幼儿,科学活动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666次
-
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我是中国人
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我是中国人
标签:幼儿户外体育,区域活动设计类别: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浏览次数:3447次
-
“Y ”形式一课多研——让教研更显多元与开放
“Y”形式一课多研是指:第一次研讨过程中,教师们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这时不是按照以往的惯例从中选择某一方案,并进行第二研的实践教学,而是按照观点分组交流研讨,以组为单位进行同课异构。各组根据本组的共识调整与优化方案,再推举一人将优化后的方案展示出来,以验证大家的策略,最终揭开研讨中的疑惑。下面,以中班体育活动《小小解放军》一课多研为例来谈。
标签:一课多研,教研,多元,开放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731次
-
澳洲孩子怎么玩
澳洲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玩耍,开朗、积极,这也反映在澳洲的生活方式上。在澳洲做了9年的全职妈妈,几年下来,我不光知道了澳洲的孩子怎么玩,更体会到在玩的背后,所投射着的对孩子的独特教育理念。
标签:澳洲孩子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165次
-
入园适应期家长应注意的3点误区
两三岁的幼儿初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从各方面看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和挑战。多年来,我一直带托班,观察身边的家长,发现孩子入园后家长普遍头疼的问题就是孩子总说“我不去幼儿园”。对于孩子的这个反应,从分离焦虑的角度说,孩子接受和适应新环境自然需要一个过程,依据孩子的自身特点以及家庭支持的不同呈现出快慢和早晚。然而,从家长自身来说,一些不经意的观点或行为也会给孩子的入园带来消极的影响,通过下面几个镜头,我们可以有所感受。
标签:入园适应期,家长,注意,误区类别:入园准备浏览次数:1420次
-
公共区域与班级区角的衔接融合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幼儿园的空间资源,许多幼儿园都把各个公共区域创设为“公共活动区”,我园也在探索尝试公共活动区的设置和活动组织。
标签:公共区域,班级区角,衔接融合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874次
-
资源共享:小牛和他的乐高城
上期我们分享了小牛最开始玩乐高的经历,特别是从探索阶段到无意识呈现阶段的游戏发展。小牛爸到现在都后悔最开始的时候让朋友演示如何玩儿乐高,貌似是向孩子演示了乐高的正确玩儿法,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自己探索乐高的过程。我们发现,当我们把空间给孩子之后,孩子的表现真的令人出乎意料。
标签:资源共享,乐高城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787次
-
资源共享:和爸爸一起长大
爸爸妈妈孩子组成一个家,幼儿园、家庭、社会组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爸爸是家庭的主力,同样在孩子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标签:资源共享,一起长大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801次
-
教学反思:我的一节集体绘本教学活动
2O15年9月3日,我们迎来了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的到来。这些天,孩子们到处都能看到英姿飒爽的武警官兵,在站岗、在巡逻、在保卫着国家的安全。
标签:教学反思,集体绘本,教学活动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119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