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玩具国2,共有26377条结果
-
好书推荐:我们这些大人
《我们这些大人》是一本为人们认识儿童、认识自我,提供了一面镜子的书。它是我国现代散文家、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文艺大师一丰子恺先生的作品。它收录了丰子恺先生自1925年至1961年间的一些散文,对于今天的幼儿教师仍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标签:好书推荐,我们这些大人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584次
-
“被安排”与自主性
在调查研究幼儿园一日生活作息安排时,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园一日的生活被安排得满满的,看上去十分丰富、充实。然而静下心来想一想,孩子们的自主性在哪里?他们愿意被安排吗?于是,我在每周五上午开展了大班“自主活动时间”的教育实验,以下现象使我感到忧虑,并引起了我的思考。
标签:幼儿一日生活,自主性,常规培养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1403次
-
幼儿行为问题家庭成因的个案分析
幼儿的行为问题一般是指对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障碍的行为的情绪方面的异常表现。弗洛依德的儿童精神发展理论告呼我们,0-6岁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身心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养,
标签:幼儿行为问题,案分析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1275次
-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王海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成人会以各种方式,途径来表现自己,挖掘出自己的潜能,同时也被周围的人们所发现并得到关注.而孩子往往是在不经意间表露出他的兴趣爱好,或在某方面的闪光.这时,这时候就往往需要老师,家长善..
标签: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407次
-
小孩要上早教班还是幼儿园如何选
在对比过早教机构和幼儿园的区别之后,或许还是有许多家长们对于如何选择还是犹豫不决,以下是我们一些网友的经验之谈和专家的建议,我们可以参考一下:
标签:早教班,幼儿园类别:入园准备浏览次数:603次
-
让孩子对你无视和违抗到“闻令即动”的绝招
有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叫“别去想那头粉红色的大象”,测试者被要求不能去想象屋子里有一头粉红色的大象——实验发现,这是很难做到的,一旦脑子里有了这个信号,就很难不想。 同理,当父母需要制止孩子的某些行为
标签:重复指令,闻令即动,违抗家长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324次
-
用温暖接纳“回归”的孩子
——我爱幼儿园 孩子渐渐长大,进入幼儿园小集体,如果能和同伴、老师保持有意义的联系,那么归属感就会得到满足。
标签:回归孩子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890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抓住教育的契机
入园的幼儿虽然经常生活在幼儿园的群体之中,但他们对培养自己关心别人及集体的美德还不太理解。例如:有的幼儿清早一来园就占住自己喜爱的玩具,不肯和大家一起玩;有的幼儿一手拿着图书,一手玩着
标签:随笔,教育契机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557次
-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我是桃园小主人——不乱扔垃圾
设计意图: 在围绕我园探索性主题“我是桃园小主人”的实施过程中我和孩子们在园内观察散步时发现在幼儿园的草地上、小树林里、大型玩具下有各种各样的垃圾------糖纸、橘子皮、吃剩下的包装袋、香烟头等。孩子们对此现象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这里垃圾怎么会这么多?”“这些垃圾都是哪里来的?”
标签:小班语言,桃园小主人,环保类别: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浏览次数:5256次
-
游戏活动中教师角色的错位与归位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常常出现错位,主要表现在教师常不由自主地由游戏的组织者变为游戏的控制者,由游戏的参与者变为游戏的表演者。
标签:游戏活动,教师角色,错位与归位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20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