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娃娃角,共有4812条结果
-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设计――变变俱乐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变变俱乐部 目标 1、懂得任何事物都是可以变化的。 2、大胆尝试用各种方法变化事物,体验变化的乐趣。 准备 各种纸、回形针、粗麦管、夹子、绳子、剪刀等。 过程 一、分组活动。 ..
标签: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类别: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2191次
-
给家长上堂表扬课
毋庸置疑,表扬是孩子成长中的一剂良药。可就有那么一些孩子,表扬在他们的身上发挥不了任何作用。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症结还在家长身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症状”:
标签:给家长上课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2565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源于生活 回归生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三至六岁儿童的学习就是“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是幼儿主动地探索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物质世界的过程”。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048次
-
绿色家园
一 娇娇扛锹 肖肖拿舀 娇娇用锹铲土 肖肖拿舀浇水 娇娇和肖肖 种了一棵美人蕉 二 华华院里有一株藤萝花 佳佳院里有一株喇叭花 佳佳的喇叭花 绕住了华华的藤萝花 华华的藤萝花 缠住了佳佳的喇叭花 也不知是藤萝..
标签:绕口令类别:绕口令浏览次数:1420次
-
区域活动教学浅谈
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区域活动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依靠自身的能力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摆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
标签:区域活动,教学,浅谈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836次
-
借区域操作学具 积累数学经验——以5的组成分解为例
在组织幼儿学习数的组成时,教师往往将集体教学活动作为首选的教学模式,一般要安排4~5课时,且在幼儿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机械记忆的情况。
标签:区域操作学具,数学经验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1697次
-
幼儿园老师疏忽2岁男孩独自回家 家长后退学
年仅2岁零6个月的娃娃独自过马路跑回家,幼儿园老师居然不知道。孩子家长越想越后怕,干脆给孩子转了学。 家住海甸岛的吴女士向记者讲述,她的儿子小宝现在2岁零6个月,于今年8月被送进住家附近的萌芽幼儿园。11月6日..
标签:幼儿园类别:新闻资讯浏览次数:1430次
-
大班数学精选说课:对号入座
一、说教材大班幼儿思维处于抽象逻辑的萌芽发展阶段,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判断和推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学
标签:大班数学,精选说课类别:精选说课浏览次数:84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我的珠心算教学经验及心得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间一个学期又结束了,在这学期当中,我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珠心算教学经验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885次
-
如何正确对待2―3岁幼儿咬人、抓人现象
我们芽芽班的孩子年龄在2―3岁之间,处在一个似懂非懂的时期,经常会有抓、咬现象发生,孩子痛苦,家长心疼,老师也心疼。 有一天下完课,我正在让小朋友安顺序小便。只听“哇”的一声,元元捂着胳膊哭了起来。我急忙走过去..
标签:正确对待2―3岁幼儿咬人抓人现象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367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