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小二班春季班级工作计划,共有16990条结果
-
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动手操作能力是幼儿维护和促进自身身心健康的积极方式与重要方面,也是今后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前提。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活动内容及涉及经验应回归到幼儿真实生活中,二是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应注重维护幼儿对动手操作的积极态度。
标签: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856次
-
浅谈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环境的一些做法
让环境追随幼儿――浅谈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环境的一些做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何为幼儿园环境?我国幼教先驱陈鹤琴..
标签:环境创设,教育环境类别:环境创设浏览次数:1205次
-
寻找园长的管理“支点”
幼儿园是由教育科研、日常教学、家长工作、卫生保健、后勤保障等等工作组合而成的复杂机构,园长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因此园长要研究管理策略,用凝聚人心、引领理念、调控过程这三个管理的“支点”,推动幼儿园的整体协调发展。
标签:幼儿园管理,管理支点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586次
-
幼儿园小班亲子游戏:适合小班第一学期的亲子小游戏
幼儿园小班亲子游戏:适合小班第一学期的亲子小游戏 小班第一学期,是孩子入园的适应期,而教师所选择的游戏内容和提供的游戏质量对幼儿入园适应的时间和程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对这个问题我们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专门研究,现选取一些小班亲子游戏与大家分享。 入园前期:亲子互动
标签:亲子游戏,小班类别:幼儿园小班亲子游戏浏览次数:1071次
-
教育部官员答记者问
采访人:本报记者 丁伟 解读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 朱慕菊 近期,北京、河南等地幼儿园连续发生重大意外伤害事故,造成幼儿伤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就幼儿园安全工作有关问..
标签:教育部官员答记者问类别:新闻资讯浏览次数:859次
-
培养幼儿良好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
交往在人一生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研究中“幼儿良好交往行为”指的是幼儿以比较恰当的方式与周围人(包括同伴、家长、教师)沟通交流,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得到别人的认可或赞同。对于幼儿,具有良好的交往能力对其智力发展、以后的学业水平及未来走入社会均有重要作用。
标签:幼儿社会性发展,良好交往能力研究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546次
-
小小银行大大矛盾--浅议大班幼儿"银行"游戏中的社会性发展
前言:孩子们每人一本银行卡,是他们在游戏中作为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凭证。每天参加游戏后获取相应的工资,银行卡上会有不同面值的印章表示;每次消费后也会扣除表示相应钱数的印章。
标签:"银行"游戏,社会性发展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316次
-
幼儿园教育科研中的普遍问题与应对
当前幼儿园教育科研中普遍存在选题盲目不清、教师科研素质较低、日常教学与科研难以协调、缺乏制度保障等问题。为推进幼儿园教科研工作,幼儿园在选题上应从微观入手,切合本园实际;应建立教研制度,形成科研常态;应构建二元一体模式,回归日常教育生活研究,从而为幼儿园发展提供动力与活力。
标签:幼儿园园本教研,幼儿园教育科研,存在问题与应对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3894次
-
运用家园网络平台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幼儿园、班级建立了自己的网页,并借助这一平台开展交流与互动。
标签: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网络平台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3061次
-
给孩子适宜的爱——学前教育宣传月沙坪坝区在行动
为深入贯彻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5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要求,针对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过度保护、过高期待、过分控制、过于放任以及忽视幼儿自身的发展需求等方面的诸多现象和问题,
标签:适宜的爱,学前教育宣传月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40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