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实践性知识,共有12886条结果
-
朱家雄:俗话幼儿园课程
从理论上讲,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最繁难、最易被误解的教育问题之一。幼儿园课程是关于课程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的一个系统,是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转化为幼儿教育实践的中介或桥梁。 从实践上讲
标签:课程,编制,实施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652次
-
做个会讲“故事”的园长
所谓“小故事大智慧”,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往往可以给老师一个美好的愿景,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心态,起到激励干劲和辅助沟通的妙用。所以,做个会讲“故事”的园长,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宣传办园精神、增加凝聚力,这是一个巧妙的领导艺术。
标签:幼儿园管理,会讲故事,幼儿园园长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3543次
-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实践误导的心理学解读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在教育实践中对教育者有所误导,不符合孩子心理发展规律
标签:孩子,起跑线,实践,误导,心理学,解读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2131次
-
园本教研:我为妈妈画围巾
我园的一线教师以入职5年以内的年轻教师为主体。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的学习,我园年轻教师对《指南》的内容已经十分熟悉,被问起一些关键章节都能够对答如流,但是一旦涉及具体实践,年轻教师内心深处的旧观念、习惯做法还是明显体现在教育活动中。
标签:园本教研,为妈妈画围巾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2298次
-
转化教师行为从解读幼儿需要入手
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常常让我们看到教师教育理念与实践之间的偏差,它曾经让我们不解。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渐渐悟到,过多的教育行为强化和问题的急于解决,不但不能有效地引领教师发展,而且还易造成“说与做”两层皮的现象,解读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才是实现教师行为转化的桥梁。
标签:转化,教师行为,解读,幼儿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467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逗蚂蚁——走进孩子的生活
“蚂蚁蚂蚁快快来,快快来吃饭。什么饭?黄米饭。什么筷?毛竹筷。什么碗?烂泥碗。吃不了,往回搬,嘿呀嘿呀搬得欢。”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逗蚂蚁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2663次
-
每个儿童都很重要——走进英国幼教
在英国,无论哪个种族,无论你是来自哪个国度的移民,无论贫富贵贱,每个幼儿都能在学校得到尊重,得到“健康、安全、自由与快乐成长”。
标签:走进,英国,幼教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2368次
-
主动学习理念下的儿童观察与评价之实践与思考
我园自从半年前开始学习和探索幼儿主动学习课程以来,老师们深刻领悟了课程理念,并依据主动学习教室环境材料标准对我园各班教室环境进行了调整与改善。
标签:主动学习理念,儿童观察与评价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738次
-
幼儿园支持性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应该为幼儿创设支持其身心发展的环境。实践活动中,支持性环境创设存在着重视结果呈现,忽视儿童参与;重视形式呈现,忽视启迪生成;重视统一标准,忽视个体差异等问题。幼儿园应该重视园所心理环境的营造与创设,重视环境的生成性和整合性,重视材料的分类和指导的差异化。
标签: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支持性环境创设类别:环境创设浏览次数:3664次
-
面对招聘到的新教师,园长该怎么做?
近年来,随着入园难问题的逐步解决,幼儿园大量补充新老师成为普遍现象,而通过社招引进非专业教师的比例越来越大,如何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岗位,让她们尽快找到归属感,成为当前的一个迫切问题。 勤沟通——拥抱
标签:新教师,岗前,培训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13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