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孩子不专心,共有31435条结果
-
让家育锦上添花
一、家长献花 1、入园前培训。新生幼儿入园前,会组织老师对家长进行培训活动,以便家长了解幼儿入园后会有的一些正常表现,缓解入园焦虑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
标签:家园互动,家园共育,家长工作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1250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罚站”风波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罚站”风波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罚站,风波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088次
-
学期末小班保育员个人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眨眼,学期岁末到了,回顾这学期的保育工作,有辛酸、有成功、有快乐。辛酸的是从家长手里接过来的是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听见的是一声声哀怜“老师,我要回家”“我要妈妈……”
标签:小班保育员,个人工作总结类别:幼儿园个人总结浏览次数:428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感动
我做幼儿教师已有整整十七个年头了。在这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日子里,我曾被我的孩子们无数次地感动过。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感动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2994次
-
穿越,还是漫步——小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习得剪刀技能的感悟
新小班第一次使用剪刀的美工活动:沿着黑色轮廓线剪下汽车图案(接近长方形)。教师用语:小手变把小手枪,伸进剪刀里,用力分开,用力合上,瞧,老师的汽车剪下来了……
标签:小班幼儿,区域活动,剪刀技能类别: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浏览次数:3032次
-
观察记录案例分析:妈妈,你生气了吗?
儿子将近3岁的一天,我拿出一张自己上大学时的照片,儿子看后问我:“妈妈,这是谁啊?(她)真漂亮。”我听了心里一沉,39岁的我和25岁的我看来差距很大啊!我苦笑着回应儿子:“儿子,这是妈妈年轻的时候哦。”儿子仔细
标签:观察记录,案例分析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581次
-
丁永勋:幼儿教育要根治“从娃娃误起”
“入园难入园贵”是中国教育的最新难题,也让众多辛苦打拼的年轻家长平添新的烦恼。这个难题,媒体执着疾呼,也引起高层关注。上周,新华社报道了国务委员刘延东考察幼儿园,强调积极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好“入园难”问题。“
标签:入园难,入园贵,民办园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303次
-
新教师管理案例
这天,晨间户外活动一如往常热热闹闹开展着,一位妈妈抱着女儿来到孩子班级活动的地方。看到自己班的孩子来了,两位当班教师不约而同地迎上前去,一位教师顺势接过了妈妈手中抱着的小女孩,似乎是看到了孩子情绪不够稳定,教师细语安慰着。
标签:幼儿园队伍建设,新教师管理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3531次
-
了解早期干预,促进普特融合
0~6岁是孩子身心发展迅速、可塑性极高的时期,3岁时孩子的大脑已达到成人脑重的75%,从出生到5岁又是孩子智力发展的最快阶段。因此,加强对这个年龄段的干预工作,以O~6岁孩子为早期干预对象,特别加强对O~3岁婴幼儿的早期干预,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标签:早期干预,普特融合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977次
-
构建同龄跨班式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最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它既满足了孩子们不同的发展需要,尊重了孩子们的个体差异,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自主活动的机会。由于同一年龄段的孩子在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比较类似,教育目标、内容等方面也大体一致,所以孩子们参加同龄班的区域活动,不但兴趣很高,有新鲜感,而且拓展了活动内容,感受到了交往的快乐。“同龄跨班式”区域活动这一新颖的活动方式也由此在我园应运而生。
标签:幼儿园区域活动,同龄跨班式,区域活动类别: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浏览次数:341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