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学习材料整理,共有20971条结果
-
幼儿园教师对游戏理论认知及其影响的调查研究
一、问题提出: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对幼儿的社会性、情绪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的颁布,游戏作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观点深入人心。
标签:幼儿园教师,游戏理论认知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2971次
-
聚焦“真问题”开展有效教研
教研背景: 主题背景下区角的创设一直是我园月主题建构的内容,围绕区角活动已开展了近三年研究。现每个主题老师们都围绕主题目标及孩子的年龄特征在不同的活动区渐进性地投放了丰富的材料。
标签:聚焦真问题,有效教研活动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594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香甜的珍珠奶茶
开学初,我们在艺术区收集投放了许多装饰性材料,比如亮片、羽毛、小毛球、丝带、绳子、弹珠、纸质框架、吸管、网状泡棉……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珍珠奶茶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386次
-
脑科学视野中幼儿园主题式教学活动价值探析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脑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对正常人进行某些无创伤的脑研究,这些脑研究更多地集中到对六岁以前的儿童身上,这就为我们了解儿童学习的脑机制、儿童早期认知、语言、和情感发展等方面提供了比较有价值的信息。这些研究一方面为进一步拓展儿童早期教育的研究视野、提升儿童早期教育活动的成效提供了指导信息,另一方面也为寻找更加科学合理的研究作为开展儿童早期教育的基础,以及应用具有科学性、前沿性的研究成果来指导早期教育活动和审视儿童早期教育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
标签:幼儿园脑科学,幼儿园主题式教学活动,价值探析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1088次
-
浅谈如何提高幼儿的课堂注意力
【摘要】教学效果是所有教学的最终目的,幼儿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让幼儿在得到更多快乐的同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因此,提高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效果,必须从提高幼儿的课堂注意力开始。教师应从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合理
标签:课堂注意力,有效策略,研究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2557次
-
幼儿学美术,需要上美术班吗
一般来说,2~6岁的孩子可以通过幼儿园的美术课程和家长创设条件(见2013年9期《幼儿学美术,家长怎么做》)进行学习。如果孩子有进一步学习的浓厚兴趣,家庭与幼儿园不能充分满足幼儿学习的需求与家长的期望,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选择美术班作为补充。
标签:幼儿美术,美术班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3337次
-
幼儿园阅读教学的延伸——准备与拓展
3~6岁幼儿是幼儿园阅读教学的主体。在这一年龄阶段内,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和特点,设置系统的阅读课程,帮助幼儿获得初步的阅读能力。
标签:幼儿园,阅读教学,阅读延伸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1439次
-
放得恰当 帮得巧妙
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想诠释好自己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就需要大练内功,要有放与帮的智慧,正确把握放与帮的时机,拿捏放与帮的尺度,掌握放与帮的方法。
标签:教育方法,放得恰当,帮得巧妙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008次
-
对角色游戏材料使用效益问题的思考(一)
对角色游戏材料使用效益问题的思考(一) ――片面追求材料数量,造成对幼儿游戏的干扰。 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活动的物质基础,没有充实丰富的游戏材料,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的幼儿就不能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去玩。在实践中,教..
标签: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324次
-
《指南》学习三步走:读、品、行
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全面、系统地明确了3~6岁各个年龄段幼儿在各学习与发展领域的合理发展期望和目标,同时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的教育建议。
标签:《指南》,三步走,读、品、行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58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