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协同意识,共有8153条结果
-
幼儿园教师职后专业拓展性培训模式的研究
宋庆龄儿童发展中心在独立承担国家教育部规划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依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不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不同,形成了有针对性的五个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模式,即“启航”模式、“诊研”模式、“润悟”模式、“助推”模式、“卓远”模式。
标签:幼儿园教师,专业拓展培训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348次
-
科学发现室与幼儿园课程
20世纪80年代中期,王志明等幼儿教育专家从美国进修回国,开始鼓励和引导我国的幼儿园建立科学发现室。科学发现室的主要作用是给幼儿的科学发现和科学探究提供专门的空间和设施。至90年代中期,科学发现室已经在幼儿园得到普及,科学发现和探究一时成为幼儿园科学教育领域的一股新潮。这对于改变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讲解轻发现、重知识轻能力、重集体教学轻个别探究等现象有积极的意义。
标签:科学,发现室,幼儿园,课程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2250次
-
小班图形认知活动中“看不见的手”(下)——幼儿园数学领域“学”与“教”的研究之三
“找不同”、“猜猜看”、“找一找”、“分一分”这四个活动是按照幼儿学习图形的特点和阶段设计的,必须按照顺序进行,跳过或是颠倒顺序都不利于幼儿图形概念的建构。
标签:小班图形认知活动,看不见的手,幼儿园数学领域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601次
-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哇!彩虹糖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
标签: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彩虹糖类别: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13407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积木区的故事
不限人数与理性选区 积木区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活动区,在以往的选区时间中,总有几个小朋友因为没有“抢到”区牌而闷闷不乐。幼儿主动学习课程倡导尊重幼儿的游戏意图,首先要做的就是不限制人数,支持幼儿自由选区。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积木区故事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778次
-
幼儿园园务工作计划(培训)
坚持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的理论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树立新形象为重点,以创建学习型教师队伍、提升教师学习力为切入点,以“让每个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按照..
标签:园务工作计划,培训类别:幼儿园园务计划浏览次数:3139次
-
小集体活动中教师与家长的有效商议
早教中心的“小集体活动”概念是相对于分散活动提出的,是指教师以相应的材料和玩具为载体,设计适合该月龄段婴幼儿特点的游戏,并组织6~12个家庭同时参与活动,分享交流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家庭指导的共性问题、方法和策略等。
标签:小集体活动,与家长商议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857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让“作秀”回归真实世界
建构主义认为,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应面向真实世界,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复杂的社会。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作秀,真实世界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473次
-
一个园长的11个经典招聘面试问题
园长在招聘中自己面试了上百个大学生,觉得他们在面试的心态和技能方面急需提高,总结一些经典面试问题,以便顺利通过这一关,进入人生的第一个职业。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标签:面试,招聘,新教师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742次
-
案例分析:做了一条小花蛇
做了一条小花蛇——小班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案例
标签:案例分析,师幼互动,小花蛇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123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