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孩子心理受伤,共有23541条结果
-
7岁上学到底晚不晚?
孩子几岁上学合适,一直是家长、教育者、心理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争论不休的问题。据德国《明镜》周刊9月10日报道,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经济研究所的调查研究显示,儿童7岁上学对学业成功与否没有影响。目前,德国儿童的平均..
标签:7岁上学到底晚不晚类别:新闻资讯浏览次数:798次
-
什么样的动画片才不会看出“熊孩子”?
砸平底锅、点火烧水准备煮羊、“惹我光头强,打你没商量”……不错,这些显得十分“暴力”的动作和台词的确是出自《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
标签:动画片,暴力,不良影响类别:新闻资讯浏览次数:2490次
-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梳辫子的幸福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梳辫子的幸福
标签: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梳辫子,幸福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824次
-
幼儿园教学叙事:孩子喜欢老师牵他的手
幼儿园 教育 叙事 孩子 喜欢 老师 牵 他的手
标签:幼儿教育叙事 幼儿园教育叙事 老师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2582次
-
幼儿园教育随笔:争做一个敢于承认错误的好孩子
幼儿园教育随笔:争做一个敢于承认错误的好孩子
标签:幼儿园,教育随笔,承认,错误,好孩子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702次
-
教育随笔:孩子是老师的镜子
教育随笔:孩子是老师的镜子
标签:教育随笔,孩子,老师的,镜子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808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
今天,我和往常一样怀着一份好心情走近了教室,准备开始着一天的工作。看见蒋涵钰一脸苦恼地坐在角落,我忙问:“涵钰,你为什么不高兴啊?”她不理睬我。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孩子心灵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412次
-
家长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暗示法(彭爱云)
孩子与父母朝夕相处,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孩子对孩子事事处处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中国有句古话:“潜移默化,自然似之。”孩子善于模仿,父母首先要注意严以律己,对自己的言行丝毫不能大意。有以为女工程师,注意从小就对独..
标签:家长以身作则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924次
-
幼儿园教师打破陈旧教育理念
每到九月份或者三月份, 走过小班的教室,就会听到了孩子们很伤心的哭声,不由自主想走进教室看看。走到教室的门前,却发现门关着,。所以探身询问:这孩子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老师说:那是刚刚入园的孩子。然后你再问:你们
标签:幼儿园教师,打破陈旧教育理念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914次
-
穿越去看看国外育儿法
日本:自己动手不娇惯 在日本,即使家长接送孩子上幼儿园,都是空着手的,而孩子们肩背手拿的拎着大大小小三四个书包。到了幼儿园,孩子们就要自己动手反复脱换行头,因为日本幼儿园的服装都是统一的,而且有很多套,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服装。孩子们每天自己换衣服、折衣服,很快便养成了有条不紊的做事习惯。
标签:穿越,国外育儿法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255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