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心理问题,共有17663条结果
-
党课学习心得
党课学习心得
标签:党课,学习,心得类别:党团文案浏览次数:1308次
-
园长与教师沟通不能触碰的8处雷区!
一、增加问题描述,减少责怪喋喋不休的指责往往会引发被批评者的抵触情绪。批评正常的,但不一定是最佳策略。如果你勃然大怒,甚至拍桌子瞪眼,对方记住的只是外在表现,而问题却常常成为被遗忘的内容。相反,如果只是客观描述
标签:沟通,雷区,批评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066次
-
语言活动中提问“点”与“序”的设计策略
语言教学中提问的“序”的设计,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方法对其所提的前后问题之间相互关系的设计安排。一般来说,教师应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思维规律以及语言教学规律,设计出既适合幼儿需要又符合教学目标的“序”。
标签:语言活动,提问,设计策略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946次
-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十元午餐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十元午餐
标签: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十元,午餐类别: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2525次
-
换个角度看待孩子的“问题”
晚餐后,孩子们一边看书一边等着爸爸妈妈来接。聃聃突然从雅雅手中争抢一本书,两个孩子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大哭不止!后来,在妈妈的再三要求下,聃聃对雅雅说了声“对不起”,孩子们便被匆匆接走了。 第二天
标签:认同,接纳,交往经验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253次
-
反思虐童事件提升师德修养
近段时间,新闻媒体曝光了个别幼儿园老师的虐童事件。事件中的老师表现出一副冷酷、无所谓的态度,值得我们反思。虽然事后相关的老师已经受到应有的惩罚和社会的谴责,可是这些老师是不是真的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莫大的伤害?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应如何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
标签:虐童事件,师德修养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6274次
-
转化教师行为从解读幼儿需要入手
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常常让我们看到教师教育理念与实践之间的偏差,它曾经让我们不解。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渐渐悟到,过多的教育行为强化和问题的急于解决,不但不能有效地引领教师发展,而且还易造成“说与做”两层皮的现象,解读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才是实现教师行为转化的桥梁。
标签:转化,教师行为,解读,幼儿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467次
-
幼儿教师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王海红)
首先幼儿教师应加强自我的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儿童。如教师性格古怪,脾气暴躁,性情多变,偏执偏激等,都可能造成幼儿心理上的紧张,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可以说,幼儿教师的健康人格是维护..
标签: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2152次
-
关注幼儿天真幼稚的理论
幼儿期的儿童,表现为自我中心和直觉的思维方式,他们会有很多成人看来“幼稚可笑”的行为:他以为月亮会跟着他走,云彩在动是因为人在走动……他会有特别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和自己对问题的独特解释。例如,他们会认为打雷就是上帝发怒了,下雨是因为云觉得天气太热,开始出汗了……
标签:天真幼稚理论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808次
-
朱家雄:再谈教育公平
前几年,笔者曾围绕学前教育公平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诸如《教育公平——一个不容回避的学前教育问题》《由幼儿园频发血案所想到的》《从教育人类学视角看学前教育的政策走向和政策制定》《制定与实施促进社会公平与
标签: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幼儿园课程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47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