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幼儿教师引导的重要性,共有42602条结果
-
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开发幼儿的智力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也是提高孩子智力的极好手段,因为幼儿期随意动作、口语及感知觉等都迅速发展,3—6岁的幼儿已经有了自主游戏的能力,并出现最简单的想象,记忆思维也逐渐增强,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充满自由、自主和愉悦,可以说,游戏是幼儿特有的活动方式。
标签:游戏活动,幼儿智力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781次
-
虞永平:幼儿园做“领头羊”
内容提要:在我国,科学育儿的观念还没有充分普及,还有很多家长不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往往从自己的期待出发教育儿童,把自己的需要当作儿童的需要,忽视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不顾儿童学习的可能和制约,过度
标签:幼儿园,科学育儿,教育观念类别:新闻资讯浏览次数:2007次
-
话题讨论——家园合作的纽带
话题讨论即教师通过观察了解班级幼儿情况,找出需要家长讨论的热门话题,请家长用文稿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集中公布,供所有的家长交流阅读。这种形式灵活多变,不受时间约束,教师可根据班级的情况与家长的需求灵活确定内容,家长也可随时参与,互相交流,彼此得益。
标签:幼儿园家园共育,话题讨论,家园合作的纽带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7922次
-
在亲子活动中加强对家长的指导
亲子园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家长走出孩子早期教育的误区,将早期教育的精髓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去。
标签:亲子活动,加强,家长,指导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1072次
-
巧用班级QQ群转变年轻家长教育观念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达,QQ已成为人们生活中每天接触的伙伴,智能手机的出现,更是让QQ随时随地跟着人们,班级QQ群成了多年来我们一直沿用的家园沟通工具。
标签:班级QQ群,年轻家长,教育观念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1759次
-
幼儿园主题活动案例:《拯救小草》
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我进行了六节活动内容,其中有一节为两课时,现就此六节活动内容进行一下分析: 《小路哪里来》在此活动中,首先是老师恰当的引导,让孩子自己提出问题,并结合实际验证问题。在此活前,教师首先带孩子到草地自由玩耍,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玩。然后集体讨论在草地上发现的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的话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有小路,二有垃圾。
标签:大班主题,案例分析,草类别: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浏览次数:2182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用适宜的方式为孩子发奖状
发奖状是一种介于纯物质和纯精神之间的一种奖励方式,我园在鼓励孩子积极正面的行为时采取的方式之一是发奖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适宜方式,发奖状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638次
-
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序言”
什么是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有目的、有计捌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标签:幼儿园课程建设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292次
-
教学反思:对一次小班儿歌教学活动的思考
教学反思:对一次小班儿歌教学活动的思考
标签:教学反思,小班,儿歌,教学活动,思考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1037次
-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教育的嬗变与目标选择
[摘要]人们对儿童文学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儿童文学教育目标的确定。传统的儿童文学教育注重语言的认知,在教学方法上强调识字和识记。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和新教材的引入,儿童文学教育更偏重价值引领,注重儿童的理解和道德内化。
标签:现代中国儿童,文学教育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3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