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观察与指导策略,共有29756条结果
-
在蹲点指导中提升二级园教师的专业能力
2013年9月,我区启动了“夯实基础,提高二级园保教质量精细化”的研究项目。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将教研视角转向区域内二级园的保教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逐步开展了蹲点指导工作。
标签:蹲点指导,教师专业能力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956次
-
保教质量评价机制有效运作的实践研究
我园在近十多年来的课程改革中,以“关注并满足儿童发展需要”为指导思想,进行了课程园本化建设的实践,努力探索“价值导向明确、内容框架完善、实践操作可行、实施效果可测”的“思优”系列课程。
标签:保教质量,评价机制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3092次
-
用“心”沟通,与90后教师共成长
常听人埋怨90后出生的教师吃不得苦,沉不下心,但仔细观察,发现她们充满激情、勇于创新、直率坦诚、善于沟通。当90后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教师队伍中时,善于用人的园长会通过巧妙的策略将这一群娃娃兵统领成先锋队。
标签:用心沟通,教师,共成长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124次
-
栽培灵动的线条——浅谈幼儿线描画指导技法
绘画活动是幼儿手、眼、脑并用的主动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游戏化、情境化的练习,可以让幼儿在愉快、积极的情绪中不知不觉地进行绘画活动。
标签:浅谈,幼儿,线描画,指导,技法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585次
-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小班多动症幼儿的个案研究
一、研究前个案分析 我在一幼儿园小班实习了一个多月,在此期间,发现我班有一四岁幼儿李廷行为与其他幼儿有所不同,他没有朋友,常常脱离班级一个人活动。
标签:小班,观察记录,多动症幼儿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3459次
-
关于举办“《指南》背景下幼儿园‘名师、名园、名课’教育策略与教学艺术展示交流活动”的邀请函
中教研字〔2014〕第042号各市(州、地)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进修校、幼儿园:随着幼教课改的深入,上海地区一批名师、名园脱颖而出。他们强调在主题背景下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关注幼儿的生活,注重能力的培养
标签:类别:新闻资讯浏览次数:2043次
-
对半日制办班方式的思考
2-3岁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特定段,如何理解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并帮助其成长,成为幼儿教育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采用半日制办班式是我园探索两岁儿童教育规律的最初尝试,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是适宜的,也是可行的,在此希望能得到领导和同行的指点和帮助。
标签:半日制,办班方式,思考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849次
-
语言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探索
近几年,我园教师认真研读了张雪门先生的行为课程理论,尝试以语言教育研究为切入点,开展了“语言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探索活动,我们力求在不断学习、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使“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转化为教师自觉的教育行为,使语言教育真正与幼儿的生活相融合。
标签:语言教育生活化,实践探索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1926次
-
在大班前书写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制力
从幼儿园毕业进入小学,幼儿经常会产生一些适应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我们人为造成的。
标签:大班,前书写,培养,幼儿,自制力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1974次
-
在生活和游戏中,培养专注力
常听一年级的老师说,一些刚入学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容易走神,开小差,喜欢做小动作,以致影响了学习。的确,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自制力较差。他们的注意力维持一段时间后,大脑就会出现阶段
标签:专注力,走神,小动作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68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