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儿童反常心理,共有12808条结果
-
幼儿园教师在撰写“儿童学习故事”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基于对29所幼儿园的调查研究,教师在利用“学习故事”支持儿童发展上存在着观察记录技能不强、分析解读不到位、支持与回应不灵活等方面的问题。
标签:幼儿园教师,儿童学习故事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2175次
-
以“能力嫁接”促教师成长
一次去朋友家玩,朋友家客厅里那株由红、黄、白三种颜色组成的杜鹃花,美丽得令人陶醉。朋友说一株花之所以有三种颜色靠的是嫁接,我惊叹“嫁接”竞有着如此奇特的功效,并由此想到:教师之间是否也能进行“能力嫁接”呢?
标签:能力嫁接,教师,成长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942次
-
“哇时刻”就在这里——“学习故事”背后的课程观给中国幼教工作者的启示
在2015年第4期的《学前教育(幼教版)》中,我们讨论了引领“学习故事”的儿童观——即视每一个儿童为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
标签:学习故事,课程观,中国幼教工作者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5740次
-
“学前世界,男儿有为”——幼儿园男性教师管理的思考及实践探索
幼教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幼儿园师资提出了新的更高期待和要求。同时受社会就业结构日趋多元化的影响,男性幼儿教师从鲜有的个体渐成群体,已成为幼儿教育师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签:幼儿园男教师,幼儿园管理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985次
-
读后感:从观察开始了解儿童——读《观察:走近儿童的世界》
英国幼教专家Sheila Riddall—Leech所著的《观察:走近儿童的世界》为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科学观察能力提供了方法指导,对提升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帮助他们实施个性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对家长、教育研究者、教育评价人员以及教育管理者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标签:幼儿园,观察,了解,儿童类别:师德与演讲浏览次数:2799次
-
活动产生的“副作用”
新学期,某中班开展了《甜美的糖果》主题活动。课堂上,孩子们的发言十分踊跃,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标签:活动,产生,副作用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627次
-
建构主义知识观视角下游戏和教学的融合
所谓知识观,是人们对于知识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关键问题的总和,不同的知识观会导致人们对知识的不同理解,这种不同理解又会影响人们对学习和教学的看法。
标签:建构主义,知识观,游戏,教学,融合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1068次
-
教师网微专题介绍及汇总
有没有这种感觉,有时候,你进入一个网站,会让你很迷茫,这儿找找,那儿逛逛,结果时间花了,想要的东西没有找到。中国幼儿教师网站内资源那是非常丰富。为了
标签:教师网,微专题介绍,微专题汇总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778次
-
浅谈感恩教育
关于感恩,人们最普遍的观点认为感恩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感恩可以让一个人更加充满爱心、充满信心地生活,用爱的眼光看一切,感恩可以让教育人性化。 马克思曾经说过,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合乎人的本性的关系..
标签:感恩教育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2583次
-
家园同构摇篮文化
我园认真贯彻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及《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家长工作精神,以新观念、新视角、新举措实现家园共育,积极开展幼儿园摇篮文化与家庭摇篮文化同构的实践研究,不断提高家园共育水平,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标签:家园同构,摇篮文化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124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