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如何对待特殊的孩子,共有39422条结果
-
用心做教育——观《热血教师》有感
用心做教育——观《热血教师》有感
标签:教育,热血,教师,有感类别:党团文案浏览次数:1072次
-
梳辫子
我们班的女孩有一半以上都留着长辫子,每次午睡以后,我都要给她们重新梳辫子。我一直把为她们梳辫子当成自己分内的 工作,并没有去探究其中会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就是这项不起眼的工作却让我发现,往往是教师觉得没有什么价值..
标签:梳辫子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136次
-
家长犯错也要道歉
家长也会犯错误,但是当家长犯了错误,向孩子们道歉的却很少,其实向孩子道歉并不是一件多么丢人的事情,很多的时候反而更加容易得到孩子们的尊重,以下就来具体的看下吧!
标签:家长,犯错,道歉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2249次
-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导读:肯定性语词能明显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否定性语词只告诉孩子不应该怎么做,却无法表达应该怎么做。孩子产生害怕心理时,教师用“勇敢些”、“放松些”就比用“不要胆小”、“不要紧张”更带有激励作用。
标签:体育活动,自信心类别:健康教育浏览次数:361次
-
幼儿园庆三八主题活动策划:妈妈,我爱你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培养幼儿的基本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三八"妇女节之际,特举办本次主题活动。
标签:幼儿园庆三八,主题活动策划,妈妈我爱你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453次
-
让“家长作业”回归“孩子作业”
“让孩子多睡会儿”,相信这句话是每一名家长的心声。本报昨日刊发的《想让孩子身体棒起来,先得让他们睡得饱》引来了读者的强烈反响。
标签:幼小衔接,家长作业,孩子作业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826次
-
观察儿童应“三看”
观察是反复感知并探究现象本质的过程。对儿童的观察不应是日常的“看看”,而是即看又思、耳眼脑等并用的复杂心理活动。现象只是冰山
标签:观察,儿童,三看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685次
-
资源共享:我与女儿同成长
我有一个和我一般高的女儿,我们都戴着红色的近视眼镜。她常常自嘲:“我要做‘四眼钢牙妹’,丑女无敌。”但这样一点都没有影响女儿的活泼、自信,善良和友爱。在我的眼里,女儿永远都是最好的。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的趣事,也有引发我不断反思、逐步修正自己教育理念的事情。
标签:资源共享,同成长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605次
-
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视角看学前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八)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教育讲的是“规矩”;自文艺复兴以后,西方人的教育讲的是“自由”。前者由“规矩”演绎出了“纪律”“遵守”“服从”等,其背后是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后者由“自由”演绎出了“自主”“自选”“自我满足”,其背后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标签:东西方文化,学前教育理念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676次
-
父母脾气不好,孩子会受什么影响
小陈是一位5岁男孩的母亲,她最近发现儿子经常发脾气:“你再不给我讲故事,我就把故事书扔掉!”小陈因忙于家务,没理会儿子的要求,不一会儿只听到噼里啪拉的声音,过去一看,原来儿子果然把玩具、书籍扔了一地。类似的情形..
标签:父母脾气不好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35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