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批评的艺术,共有34852条结果
-
在美术活动中,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观察
所谓观察,是指有预定的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观察力是智力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签:美术活动,指导,孩子,观察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1110次
-
幼儿“唠叨”中的教育契机
3-6岁儿童普遍具有“三好”特征,即:好动、好奇、好问,这是该阶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同时也是儿童的认知需要。这个阶段的幼儿能通过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具有了一定的倾诉需求,对周围环境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
标签:幼儿唠叨,教育契机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825次
-
加强师幼互动的五个关键词
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它以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师生接触为基础,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存在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
标签:师幼互动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671次
-
中五班上学期保育计划
中五班上学期保育计划 幼儿园教育的宗旨是“保教结合,以保为先”,保育工作是重中之重,为了使我们班的保作 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特制定了本学期的保育计划,每天务必做到以下各条: 1.打开水,满足本班孩子和老师的饮水..
标签:保育工作计划,幼儿园,班级计划类别:幼儿园个人计划浏览次数:1454次
-
你该给孩子什么样的学前教育?
“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中国谚语跟西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类似,都认为儿童的早期心理特点和性格是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幼年时期的经历将影响人的一生。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学前教育对孩子今后
标签:幼年时期,早期教育,幼儿能力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425次
-
浅谈幼师对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
现代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为此他们给予子女太多的爱。其实“太多”有时会变成孩子的心理压力。物质拥有量的过剩与情感、精神营养的不良会使孩子发展失衡。现代城市居住方式改善了居住条件,然而又使孩子缺少碰撞锤炼以及形成良..
标签:幼儿心理,心理素质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598次
-
教育部就《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答记者问
2012年10月9日,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以下是答问全文:
标签:教育部答记者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2247次
-
园务公开 幼儿园的阳光空间
校务公开,再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如今幼儿园要创建和谐教育、和谐校园,又赋予它新的内涵。
标签:园务公开,幼儿园,阳光,空间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1013次
-
园本教研记录——《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
教研活动时间:2016年3月1日教研活动地点:会议室教研活动主持人:刘老师参加对象:全体教师活动实录:主持人刘素霞:在一日常规中,教师制定的常规就是要确保幼儿安全,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
标签:园本教研,一日常规,教研记录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2133次
-
幼儿园家长会发言稿:小班
幼儿园家长会发言稿:小班
标签:幼儿园,家长会,发言稿,小班类别:幼儿园小班家长会稿浏览次数:520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