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教师工作态度,共有27142条结果
-
学会更科学地观察幼儿——以对小班幼儿愤怒情绪应对方式的观察为例
观察幼儿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是教师合理开展教育活动、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基础。通过观察,教师才能深入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找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并因材施教;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教学问题并加以改进,设计出更符合幼儿发展特点与需要的教育活动。
标签:观察幼儿,小班幼儿,愤怒情绪类别:观察记录浏览次数:4121次
-
以儿童为主体的“有效课程”
对于孩子们来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在幼儿园里,孩子们所有的生活都是教育的内容,而幼儿教育的目标也终将通过生活来达成。
标签:幼儿园课程,儿童为主体,有效课程类别:课程模式浏览次数:1141次
-
乒乓球有弹性吗
在一次科学活动中,教师提供了松紧带、弹簧、蹦蹦床、乒乓球等材料,让幼儿探索弹性的特征。在幼儿操作的基础上,教师总结了弹性的概念,接着引导幼儿区分弹性材料。一幼儿说:“乒乓球也有弹性。”另一幼儿立刻反驳道:“乒乓..
标签:乒乓球,弹性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2206次
-
用自豪和自尊推动幼儿的发展
幼儿期是人的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自豪”和“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一种积极性评价及体验,属于自我概念的表达。具体地说,“自豪”是一种自我意识,即能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价值;“自尊”是一种自我期待,即能认识到自己行为可能产生的结果。两者均属于积极的社会情绪。
标签:社会性发展,自豪,自尊,幼儿发展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020次
-
资源共享:面对孩子的耍赖
在商场里你是否遭遇过这样尴尬的场面:孩子看到自己喜爱的东西非要买,可是你鉴于某种原因又不同意购买,于是,孩子开始耍赖了,大哭大闹起来。
标签:资源共享,面对,孩子,耍赖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196次
-
培养中班幼儿的自信
中班的幼儿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已经出现很多相互评价的行为。由于幼儿处于认知发展的自我中心期,不能体会同伴的情绪感受和想法,不能全面评价他人。在评价自己或同伴时,常常用好与不好、能干与不能干来评价,出现能力的归因。同时,幼儿在接受批评或当别人胜过自己时,往往会归因于自身能力不如别人。
标签:培养,中班幼儿,自信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2385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别把教育简单化
“别把教育简单化”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也人人爱说,因为这是常识。大家都明白教育是复杂的,谁也不会说:“我要把教育简单化!”但实际上.把教育简单化的事例比比皆是。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教育简单化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532次
-
数学学习活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能以教学目标贯穿教学活动始终,突破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突破原有教材的束缚,数学教学则能展现教师设计和组织教学的多程序、多模式、多想法和多方法,尽显教师的智慧。
标签:数学,学习活动,注意,问题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923次
-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掉在地上的蛋糕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掉在地上的蛋糕
标签: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掉在,地上,蛋糕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895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宽容的力量
上午学习活动后,我安排孩子喝水、小便,突然暄暄跑过来告状:"洪洪把水倒在周周身上了。"接着周周走了过来,我一看,她的裤子湿了一大片,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宽容的力量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35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