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技巧,共有1689条结果
-
培养能学会玩的人
小林和小东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但发展轨迹却很是不同,您更喜欢哪一种?
标签:能力培养,学会玩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1083次
-
透过重建解读幼儿学习品质
学习品质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说明”中单独提出的儿童发展项。教师如何判断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水平7哪些活动或策略能够有效支持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下面的案例通过对大班幼儿在积木区游戏时的观察,意图透过幼儿在游戏中的反复重建行为来解读幼儿的学习品质。
标签:幼儿学习品质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545次
-
转变为手印画带来新气息
以往在进行手印画教学时,我们首先让幼儿通过印画手的不同部位,感知手不同部位印画出的形状特征和印画技巧。
标签:转变,手印画,新气息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851次
-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园内来了几名新教师,在和这些年轻教师的交往中,我感受到他们对成功的渴望,于是,便常常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可与人分享,还可在若干年后细细品味。
标签:队伍建设,教师成长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187次
-
孩子真的会数数了吗(上)
编者按:自本期起,我们将开设“全景数学专栏”,向家长介绍如何在家中开展有用、有效且好玩的数学游戏,让家长利用身边的情境、材料即可发起数学活动,从而进一步更新家长对早期数学教育的认识与观念,让家长和孩子体会到数学的无处不在。
标签:孩子数数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862次
-
工作时,幼师该注意些什么?
在日常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的话都可以随便说出口,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做,要知道在工作中,"说"与"做"是一门艺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门艺术的人,才能有更高的成就,
标签:园务工作,管理策略类别:园务工作浏览次数:285次
-
谈家园小型座谈会的实施
小型座谈会是一种很好的家园沟通形式,但教师们特别是年轻教师常常打怵于座谈会的组织.
标签:家园,小型,座谈会,实施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925次
-
做孩子需要的教师
——读《与幼儿教师对话》引发的思考 【摘要】幼儿真正的需要是什么?教师应该怎样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做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共享者,做孩子需要的老师。观察了解幼儿需要,把握教育的契机
标签:与幼儿教师对话,教师角色,教育契机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856次
-
一起走进童“画”世界
在《学前教育》每期参与“编读往来”栏目互动读者的赠书中,9期的赠品书很特别:一套孩子们自己创作的绘本。翻看书的时候,我们不觉有些惊奇:这么完整且颇具哲理性的故事,都是孩子们自己创作的吗?他们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呢?带着好奇和疑问,我们走进了丛书创作的指导者苏清华和大田老师的艺术工作室。
标签:童“画”世界类别:教育理念浏览次数:4358次
-
队伍建设:让美无处不在
我们幼儿园每周都有一至两次的中午业务学习,学习内容一般都是与专业有关的理论和技能。今年,园长扩展了业务学习的范围,添加了老师感兴趣的与“美”有关的学习内容。不同的级部选择不同的主题,商量探讨好细节,然后推荐一名老师代表级部实施。从比较单一枯燥的专业理论扩展到愉悦心情的学习,让老师感到眼前一亮,我们的业余生活也因了业务学习的改变而更加多姿多彩。
标签:队伍建设,美无处不在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60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