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大班社会活动――狂欢节,共有28114条结果
-
由《指南》引发的对大班数学活动的思考
2012年10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了解了《指南》科学领域数学认知的三大目标和其相应的教育建议后,我与全园的老师们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意思的讨论。
标签:《指南》,数学活动思考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1353次
-
幼儿园中班六一游园活动——抢板凳等
游戏1:抢板凳--户外游戏 游戏准备:12张板凳(分两组,每组各放6张)、鼓。
标签:幼儿园中班,六一游园活动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2120次
-
幼小衔接到底衔接什么?
多时候,受到社会上一些不适宜需求的影响,有些家长和教师会单一地认为幼小衔接就是知识的衔接。
标签:幼小衔接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727次
-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古董商店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古董商店
标签: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古董商店类别: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2929次
-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慢吞吞的压路机
目标 感受压路机行动缓慢的特点。 准备 1.挂图,故事磁带。 2.压路机、大卡车、小汽车头饰若干。 3.请三位大班幼儿分别戴上大卡车、小汽车、压路机头饰,按故事情节进行表演。 过程 1.观看故事表..
标签:中班语言教案,故事类别: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浏览次数:1612次
-
幼儿园运动器械中的“一物多玩”
幼儿园运动器械中的“一物多玩”是指教师为幼儿提供同一种运动材料或运动器械,鼓励幼儿通过材料组合、方位变换、合作游戏等方式,不断创新、丰富玩法,提高幼儿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的一种途径和方法。
标签:幼儿园体育活动,幼儿园运动器械,一物多玩类别:健康教育浏览次数:17195次
-
在游戏中建构幼儿的数学经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的数学学习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让幼儿在体验和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幼儿园应在充满乐趣、挑战和无限想像的游戏情境中,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并激发和引导幼儿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游戏中,积极主动地建构有意义的数学概念和经验。
标签:区域游戏,幼儿数学经验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2760次
-
招握关键经验 巧设区域“实习场”
所谓“关键经验(Key experiences)”,是美国HIGH/SCOPE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重要部分,它是对学前儿童一系列社会的、认知的和身体发展情况的描述。
标签:关键经验,区域“实习场”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913次
-
多媒体,用还是不用?
大班儿歌活动《小狗抬轿》中,教师利用动画课件导入,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在播放一段动画后暂停,让幼儿想像、充分表达,然后继续播放。活动中,幼儿十分活跃,随着动画情节的展开,学会了整首儿歌。
标签:多媒体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2523次
-
巧借家庭小分队开启研学之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研学旅行是儿童集体参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是一种通过集体旅行的方式开展的研究型学习的校外教育活动,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标签:家庭小分队,研学之旅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21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