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个性孩子,共有21673条结果
-
“三段式教研”,让每个教师成为教研的主角
在日常教研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研讨活动开始时,气氛还比较热烈,大家积极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但随着讨论的深入,两三个骨干教师便成了主要的发言者,其余的教师或倾听或认同,很少表达自己的观点。
标签:三段式教研,教师,成为,教研的,主角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751次
-
提高教师在游戏中观察与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提出:“在游戏中,教师必须了解游戏的价值,尊重幼儿爱游戏的权利,保证游戏的时间。
标签:教师,游戏,观察,分析,幼儿行为,能力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9112次
-
5~6岁幼儿家庭阅读活动模式的构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幼儿越早开始阅读,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
标签:幼儿,家庭,阅读活动,模式,构建类别:家园互动浏览次数:1348次
-
幼儿园园本课程的诊断与优化
园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具有动态生成性、平衡性、创造性与个性化等特点,它有助于幼儿园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和办园特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标签:幼儿园园本课程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275次
-
“懒”老师与“勤”孩子——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性的培养
所谓自主性,也称独立性,是个体依靠自身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决定,并能自我调节而达到目标的行为倾向。幼儿的自主能力包括生活能力的独立、学习能力的独立以及交往能力的独立。
标签:“懒”老师,“勤”孩子,自主性培养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317次
-
在提问与回应中体现教育公平
我是一个爱给幼儿上课的教研员,因为给幼儿上课能使我产生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令我体验到与幼儿思维碰撞和互动成长的快乐。在最近执教的大班学习活动“德沃夫爷爷的森林小屋”中,我又一次深切地体会到了“设计因现场展现魅力,现场因互动更显价值”这句话的意义。
标签:幼儿教育理念,提问与回应,教育公平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034次
-
个别儿童融入集体的尝试及成效
个别儿童的问题可能是幼儿园老师经常会遇到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这些儿童通常有着社会能力问题或认知能力问题或行为问题。教师应根据个别儿童的具体表现与个性特征,联合家庭形成教育合力,采取正确的方法引导这些个别儿童解决问题,尽快融入集体,在社会交往中实现更好的发展。
标签:个别儿童教育,集体教育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259次
-
顾“名”思“义” 感受文化与生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它由姓和名组成,是一个人的代表和象征,与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中国人的姓名中,姓在前,名在后。“姓”象征着血缘和宗脉,蕴含着中国几千年独特的文化;“名”传递着爱意和个性,寄托着长辈对孩子的深切期盼。
标签:社会性教育,幼儿园文化生活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701次
-
澳大利亚学前教育课程改革
一直以来,澳大利亚都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学前教育课程大纲。几乎每个州和领地都为自己的辖区编写了的学前教育课程大纲和指导方针,但由于各个州和领地各自对本辖区的学前教育负责,不同辖区的学前教育课程的内容和组织方式有很大的差异。
标签:外国学前教育,澳大利亚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类别:外国幼教浏览次数:2110次
-
“新行为课程”视野下幼儿园种植活动探索
种植活动是幼儿与植物、泥土、水以及各类工具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幼儿加深对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植物与泥土、阳光、空气、水等因素相互关系认识的过程。
标签:新行为课程,种植活动探索类别:课程模式浏览次数:32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