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呵护孩子的心灵,共有38366条结果
-
园本教研:将幼儿引入民间艺术的百花园
园本教研:将幼儿引入民间艺术的百花园 幼儿园民间艺术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幼儿身体、心理发展的需要,顺应各种教育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的客观..
标签:园本教研,民间艺术类别:园本教研浏览次数:1120次
-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活动:爱心树
图画书阅读作为语言教育中的一部分,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趣的故事、丰富的画面细节,在幼儿和文本之间注入了丰富的精神与情感色彩,形成了生动的互动过程。正是这种互动,在拓展幼儿经验的同时,使幼儿获得了有益于其发展的阅读兴趣、习惯与策略。
标签:幼儿园大班,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爱心树类别: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浏览次数:4961次
-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为什么幼儿园托班最难带?
托班幼儿难带,这似乎已成为幼师们达成的共识。这边刚安慰好哭哭啼啼的孩子,那边已经尿裤子了;喂饭的勺子刚拿到手中,后面已经在你背后吐了起来。 刚拉开一对打架的,那头又多了两排牙齿印,问题接连不断的发生,
标签:托班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1791次
-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胡子的故事》
案例背景: 在以往的经验中,歌唱活动一直被认为枯燥无味。许多老师在进行歌唱活动时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幼儿记住歌词,一句句地按老师的要求学唱,
标签: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胡子的故事类别: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浏览次数:2276次
-
关于幼儿园教育软暴力研究的文献述评
教育软暴力对幼儿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因此,对有关“幼儿园教育软暴力”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探索幼儿园教育软暴力的成因和消解幼儿园教育软暴力的途径,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对于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幼儿园教育,幼儿园软暴力,虐待儿童类别:管理策略浏览次数:2794次
-
跳出蜗居思维,促进幼儿成长
二期课改《学习活动》在主题活动《我爱我家》中,有一个二级主题“妈妈和我”,里面有“我在妈妈肚子里”的三级主题,里面有听故事、画妈妈,问妈妈自己在肚子里的情景等素材点。
标签:蜗居思维,幼儿成长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1574次
-
提高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有效途径
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和感觉等)的认识,并由此能够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预测,在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与社会交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标签:提高,幼儿,心理,理论,有效,途径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1128次
-
利用社会资源 开展道德教育
利用社会资源 开展道德教育――以“抗震救灾”主题教育为例 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不是成人经验的总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幼儿生活的发展一起发展,随幼儿的成长一起成长的。我园多年来一直尝试利用社会资源..
标签:社会资源 ,道德教育类别:家园社区浏览次数:1044次
-
入学前、后孩子注意力的培养及游戏推荐
注意力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有了它,孩子便能学到好多东西,可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涣散,很多有用的信息便无法进入孩子头脑中。虽然造成
标签:幼小衔接,入学前,智力游戏类别:习惯养成浏览次数:4728次
-
集体教学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幼儿数学教育的途径有集体教学、区角活动以及日常生活和游戏等。其中,集体教学是在教师直接组织和指导下,全班幼儿共同进行学习的活动形式.
标签:集体教学,数学教育,作用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274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