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尊重孩子的人格,共有38696条结果
-
大班幼儿美术作品评价的原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的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
标签:大班幼儿,美术作品,评价原则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1538次
-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王娟娟)
可能每个教师都有同感,对于聪明可爱懂事但也很调皮的男孩子我们真的是“爱恨交加”,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在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中是一脸的专注;但在他们不感兴趣的活动中他们不但自己不认真参与,而且还会影响别的孩子,他们有时..
标签:关注幼儿的成长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825次
-
教育随笔:走出“爱”的误区
放纵的“爱”是可怕的,是为人父母的一种渎职,害的是孩子,毁的是家庭,影响的是社会。
标签:教育随笔,走出,爱的误区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657次
-
中班幼儿绘画三法
中小班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出现落笔犹豫、构图犯难的现象是一个必然的过程。4~5岁的幼儿已进入“形象期”,他们的视野开阔了,也积累了更多的生活经验,所以在绘画过程中对于表现、表达已有了明确的目的,但此时他们的绘画技能还不能支持自己的所见、所知和所想。
标签:幼儿园中班,幼儿美术活动,绘画方法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5660次
-
资源共享:感恩教育要源于生活
很多家长无奈地感慨,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尊重父母、不关心父母,言外之意是在责备孩子,其实这恰恰说明家长在这方面教育的缺失。家长认为家里只有一个孩子,他就是家庭的重点和核心。
标签:资源共享,感恩教育,源于生活类别:资源共享浏览次数:1029次
-
幼儿园教育随笔:鱼缸打碎了
幼儿园教育随笔:鱼缸打碎了
标签:幼儿园,教育随笔,鱼缸,打碎了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944次
-
幼儿园教学反思:“老师,我想借导游图回家”
幼儿园“老师,我想借导游图回家” ――选择学习内容的贴切是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关键 案 例: 我们班的小朋友在收集野生动物园的有关资料,午餐前,我把小朋友带来的资料贴在了磁性黑板上,让他们有空的时候可以来看看..
标签:教学反思类别:教学反思浏览次数:1627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用心接纳调皮的孩子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听到"你怎么这么讨厌呀?""你看你,怎么老是做坏事,新买的汽车又弄坏了?"等等的责骂声,那一定是成人在训斥比较顽皮的孩子。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调皮的孩子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446次
-
幼儿科学活动应避“轻”就“重”
如何上好幼儿科学活动,是一直困扰着众多幼儿教师的问题,我以为,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应做到避“轻”就“重”,即重过程,轻结果;重合作,轻热闹;重结构,轻花样;重探究,轻推论;重激励,轻批评。
标签:幼儿,科学活动,避轻就重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821次
-
创设积极的语言环境 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对于个体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我意识是个体在与人和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的。在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中,幼儿对自己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身边权威人物的影响,
标签:语言环境,自我意识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60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