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不同的,共有36233条结果
-
“绘画艺术语言”的有效教学探索
“绘画艺术语言”从理论上似乎很复杂和抽象,如色彩基础知识、图案基础知识等。因此,在形式上,应将内容设计成幼儿易理解接受的生动形式、将抽象的概念简化尤为重要。
标签:幼儿园美术教育,绘画艺术语言类别:美术教育浏览次数:846次
-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手电筒的五彩光
活动目标 1.探究发现不同颜色的材料挡在手电筒前面可以透出不同颜色的光。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体验发现的乐趣。
标签: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手电筒,五彩光类别: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2529次
-
操作材料的提供及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操作材料是幼儿数学活动的载体,是帮助幼儿系统地建构数学知识及诱发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工具,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激发兴趣的大小及开发智力的深度。教师应慎重考虑数学活动中的材料选择,并激发幼儿与材料发生相互作用,促进幼儿积极去发现、去寻找、去探索数学奥妙的愿望。
标签:操作材料,提供,幼儿之间,互动类别:教学互动浏览次数:2734次
-
论早期保教人员的专业核心能力及专业发展
论早期保教人员的专业核心能力及专业发展
标签:早期,保教人员,专业核心能力,专业发展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369次
-
让《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福音
为什么要制定《指南》 国家教育部制定《指南》基于三个背景。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教育一定与社会需要相关,幼儿教育是关系社会稳定、和谐、公平的大事,幼儿教育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而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质量是幼儿教育质量的根本,所以《指南》的制定与颁布是对社会需要的积极回应。
标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发展福音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3441次
-
多方合作 快乐衔接——浅谈幼小衔接工作
孩子进入大班就面临着再过一学年,就会升入小学开始新的学习与生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带领大班幼儿参观小学,讲讲小学有趣的活动,唤起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和向往,为人学做好心理准备。
标签:多方合作,快乐衔接,幼小衔接工作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707次
-
构筑教研对话平台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研活动是幼儿园为提高办园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活动。综观我们以往传统的幼儿园常规教研活动可以发现存在着诸多的局限。
标签:幼儿园园本教研,教师专业化成长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812次
-
幼儿人格建构中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
导读:家庭结构和孩子在家庭成员中的地位影响社会化的发展。现代社会中三人家庭是社会家庭的主体,在这种环境中幼儿会形成一种选择性的依赖来对待他环境中的人。
标签:幼儿人格类别:社会性发展浏览次数:221次
-
幼儿早期阅读生活化的途径与措施
早期阅读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阅读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习惯,发展幼儿的阅读技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标签:早期阅读生活化,早期阅读教学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1498次
-
中美幼儿科学教育的比较
摘 要: 本文从幼儿教育课程名称、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活动中侧重点、活动的实施过程五个方面对中美幼儿科学教育进行的比较,对我们寻求幼儿科学教育的策略应有所启示。 关键词:中美 幼儿 科学教育..
标签:科学领域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228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