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操作区,共有9057条结果
-
为大班幼儿布置回家作业初探
大班幼儿是否应当布置回家作业?这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我认为,只有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在幼儿园大班布置一点适当的家庭作业,不失为一项有益的活动。我这样做的:
标签:大班,幼儿,布置,回家,作业,初探类别:幼小衔接浏览次数:3172次
-
让课程回归幼儿生命成长的本真——《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评介
《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生活化、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的成果。本书由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虞永平所著,201O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标签:课程,幼儿,生命成长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2739次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好玩的沙摆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供了各种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去操作、摆弄,看起来热热闹闹,幼儿玩得很开心,却未必真的在探究。所以,如何在好玩与探究之间架起桥梁,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实践中,我们发现“摆”这一材料玩起来趣味性较强,可探究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也比较丰富。于是,我们尝试以“好玩的摆”为主题,开展以体验为先的教研活动,试图找到好玩与探究之间的结合点。教研过程大致如下。
标签: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好玩的沙摆类别:幼儿教师随笔浏览次数:1567次
-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会飞的火箭
设计意图: 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在组织中班幼儿观看发射实况后,孩子们每天都津津乐道谈论"嫦娥一号",看到他们对人类的飞天梦想兴趣如此浓厚,我抓住这个难得的教育契机,开展了《会飞的火箭》这一科学活动。
标签: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会飞火箭类别: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浏览次数:557次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总目标: 新《纲要》明确阐述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 具体表现为: 1.在
标签:幼儿园,大班数学,教育目标与内容类别:数学教育浏览次数:10012次
-
基于教育性玩具为中介的幼儿园支架式教学探析
西方一些研究者把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提出了支架式教学。以教育性玩具为中介的支架式教学,以社会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探讨和研究如何利用教育性玩具来促进幼儿概念学习和认知发展。
标签:教学分析,玩具,支架式教学类别:教育理论浏览次数:2175次
-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1.材料的提供要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一些农村园我们看到,无论小班、中班、大班,区域里都有着几乎相同的材料,有时甚至会在小班的科学区里也看到观察记录本,这种不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材料提供难以有效地支持幼儿活动。
标签: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类别:区域游戏浏览次数:398次
-
老教师成长:“师徒结对”的别样收获
师徒结对,是幼儿园常用的新教师培养方式,可以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师”的“老教师”的成长却往往为我们所忽视。
标签:老教师成长,师徒结对,别样收获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2761次
-
知情意结合多渠道着手——幼儿科学的启蒙教育之我见
我在幼儿教育工作实践中,越来越意识到促进幼儿认知、思维、情感、态度的发展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
标签: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类别:科学教育浏览次数:1185次
-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烤面包
设计意图: 小班正在进行“真好吃”主题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孩子一边玩彩泥一边自言自语:“这是必胜客的匹萨。”
标签: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烤面包类别: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浏览次数:49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