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一下教研模式,共有4440条结果
-
学习故事带来的选择和改变
2013年8月,我们有幸聆听了新西兰温迪教授关于“新西兰幼教纲要和儿童学习故事”的报告。听完报告以后,我们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和启发,仿佛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长期以来,困扰在我们心头的“怎样才能调动幼儿主动学习”、“怎样达成教师内动力式专业发展”、“怎样才能使幼儿发展评价工作富有实效”等一系列问题似乎在这一刻有了答案。
标签:学习故事,选择和改变类别:语言教育浏览次数:9954次
-
民办幼儿园如何科学用人
民营幼儿园在所有制关系、经费来源、激励机制、进人渠道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不同。我们无锡郊区实验幼儿园在民营机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中,确立了“人才是园所发展的关键’’的意识。为选择一批既能接受民营机制的管理
标签:民办园,招聘,选人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843次
-
备课组—一教师成长的幸福港湾
备课组是促使教师互相学习、合作交流、共同研究的一种有效研讨形式,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园内教学资源,满足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需要;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标签: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备课,教师成长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2418次
-
共读《读懂幼儿的思维》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专业学习,但是,面对专业学习,教师们往往会觉得深奥难懂,枯燥乏味,理论和实践难以结合和转换。如何唤起教师们学习的热情,如何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解内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链接和转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尝试依托园本教研活动引领教师们共读学习。
标签:读懂幼儿思维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1327次
-
解析新幼儿教师的“安全空白”
保教并重的教育观尚未建立 新教师在入职开始时,经常会认为:我是一名老师,我负责和孩子们玩,教孩子们本领,照顾孩子那些生活上的事情应该归生活(配班)老师负责。 在我们调查新教师对幼儿生活照顾与指导
标签:新教师,安全,空白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991次
-
课程――教师――课程――对上海市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
多年来,上海市一直在推进新一轮幼儿园课程改革(二期课程改革),并且受到我国学前教育界的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上海市幼儿园课程改革起步较早,第一期幼儿园课程改革为第二期幼儿园课程改革积累了丰富的..
标签:课程,教师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2970次
-
音乐欣赏教学中易忽略的音乐元素——《森吉德玛》优化教学过程感悟
许卓娅老师曾在上世纪90年代就进行过“多通道参与模式”的研究,即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不仅仅使用听觉,而是调动多种感官来丰富、强化听到的音乐内容”。
标签:音乐欣赏,教学,音乐,元素类别:音乐教育浏览次数:2147次
-
怎样打造幼儿园优质研修团队
在我国学前教育从规模发展转向质量提升的背景下,打造优质幼儿教师研修团队已经成为推进幼儿园内涵发展、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 为什么要加强幼儿园研修团队建设 一是加强幼儿教师专业引
标签:研修团队建设类别:队伍建设浏览次数:2064次
-
幼儿园安全管理及教育实践研究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在我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趋向和时代背景下,“幼儿园安全”作为展幼儿保教工作,切实提高保教质量的基本前提,愈发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标签:安全管理,幼儿园安全,保教质量类别:园长研修浏览次数:470次
-
《指南》学习三步走:读、品、行
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全面、系统地明确了3~6岁各个年龄段幼儿在各学习与发展领域的合理发展期望和目标,同时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的教育建议。
标签:《指南》,三步走,读、品、行类别:课改纲要浏览次数:586次